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①高林:高高的树林,佛家指僧徒聚集之处

②禅房:僧侣的住处

③万籁:各种声音

④钟磬:僧人念经时,鸣钟表示开始,击磬表示结束

【翻译】

清晨走进古寺,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禅房竟在繁盛的花木丛中。山光明净,鸟儿愉快的歌唱,谭影倒立,使人的内心更加空灵。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没有了,寂寂一片,只听到钟磬的声音在我耳边久久回旋。

【评析】

今天看到的这首诗还是参考航空出版社出版的《唐诗宋词三百首》(出版时间是2007年1月,2008年3月重印)。这首诗是常建写的,常建这个人我倒不太知道,书中说常建是唐代长安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边塞诗也是不同凡响,别具一格的。但是我好像并不知道他,按道理应该有点印象才对。不过人虽然不是了解的很多,但是这首诗我还倒蛮熟悉的,应该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学过吧!尤其是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观悦鸟心,谭影空人心”好像很熟悉的样子,读起来朗朗上口。

当然这首诗据说有好几个版本,不过都是大同小异,比如:“曲径通幽处”,有的书中就是“竹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有的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有的书中就是“惟余钟磬音”,如此等等。但依我看,都差不多,大概是年深日久,流传下来难免会有口误或者是书误,比如“曲”与“竹”,就好像是口误吧!

这首诗中描写的客观事物有: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鸟、谭、钟磬声。当然还有诗人自己,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古寺,貌似诗人是一个人。这首诗的实际情形大概是这样的:诗人常建清晨的时候走到古寺,恰好这时太阳刚刚升起,诗人沿着曲折的小路走啊走,突然看到一座清幽的禅房,这个禅房周围都是花木环绕,在这个地方,诗人看着阳光,听到了鸟儿在歌唱,走到一口井的旁边,井内的倒影使诗人感到烦恼顿消,心中一片清明。随后,仔细的听着周围的声音,竟然一片寂静,只听到钟磬的声音。

诗中的意境那么好,还是要找一张图来配一下,不多说了,图如下所示: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2016年3月24日于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