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为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为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为七古。
4、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5、“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6、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7、“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8、一、古诗的表现手法
9、“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等。
10、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11、侧面烘托又叫间接描写,这种手法不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环境、外物等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这种手法主要包含以人烘托人、以物烘托人和以环境烘托人三种情况。
12、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3、诗歌鉴赏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14、用典意思是用事,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引用典故。
15、抑扬: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7、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18、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都是女主人公的漂亮,不过,在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不同。《孔雀东南飞》中的这段文字直接描写了主人公刘兰芝的穿着、身上的饰品、长相和动作,这些描写从正面表现了刘的漂亮。《陌上桑》则不仅有对女主人公罗敷采桑时所用的笼子,她的发式、耳饰、衣着的直接描写,还描写了罗敷采桑途中所遇到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四类人。诗歌为什么要描写这些人?显然,诗歌写着四类人目的并不在他们身上,而是通过他们见到罗敷之后种种如痴如醉的举动来表现罗敷之美。这种写法就叫侧面烘托,这样写的好处是把罗敷的美表现得极具感染力。
19、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20、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21、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22、(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23、二、现代文的表现手法有:
24、赋比兴,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25、请看同样出自“汉乐府”中的两段诗句。
26、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7、五言律诗。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和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28、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29、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0、“风头”,意思是好的发端即能引人入胜,并为后面的铺叙、比兴、勾勒、点染等承转手法,留下一片心意承题广阔空间的创作句式。
31、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32、一、描景起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33、(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34、诗词的开首,又叫起头、起句、发端;在律诗中称为首联、起联、破联,是诗词体“起、承、转、合”四义创作法中的“起”。
35、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二、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二、议论四、叙述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36、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7、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38、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39、例如:姜夔《扬州慢》中杜牧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拓跋焘的故事;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40、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
41、——《孔雀东南飞》
42、对比对照: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43、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
44、——《陌上桑》
45、象征: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整理。
46、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7、一般常见的起头形式
48、鸡鸣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49、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
50、在文章中借用古代诗句的写作手法叫做用典。
51、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5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缘情布景。
53、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杨柳青。”诗人写的是初春的别离,春寒料峭,杨柳尚未发青。诗突发奇想,把人间离情转移到“春风”上,说它故意不让杨柳发青,是不忍看到“杨柳依依”、“折柳送别”的凄惨场面。这真是想象奇特的神来之笔。 抑扬。“扬”即“抬高”,指对人或事或物加以肯定或褒扬;“抑”即“压”,指的是对人物的否定或贬斥。抑扬分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如庞振坤的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观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来蟠桃献娘亲。”诗先抑后扬,大起大落,一波三折,悬念扣人心弦,陡生无限魅力,给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感。 烘托。它是通过景物描写、气氛渲染来表现某种情感、情绪的一种手法。如《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两个“笼”字渲染出一种迷茫飘渺的气氛,从中流露出诗人迷茫苦闷的情怀,这是非常典型的烘托手法。 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前一句直接描写了空山的寂寥静谧。山“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但闻人语响”,是用有声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也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人语”都“响”,更显示了环境的沉寂。作者以动衬静,将“静”表现得很含蓄,更具韵味。 侧面描写。即对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的事物进行描写,使主要描写对象更鲜明,更突出。《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着忘其犁,锄着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话刻画了罗敷容貌之美,句句言美,而未涉一个“美”字。作者极力描写“行者”、“少年”、“耕者”这些旁观者的神态、动作,还有对“夫妻”相互“怨怒”的场景描写,使罗敷亭亭玉立于读者面前。读者虽然没有看到罗敷的庐山真面目,但是她的美已经深深地留在了读者的心中,这比直接描写更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创造出一千个罗敷形象!这是多么神奇的艺术效果啊! 寓“意”于“象”。诗歌中最基本的形象单位是意象。古诗歌习惯于借物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且形成了一种寓“意”于“象”的表现手法。古诗人喜欢用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杜鹃表示感人肺腑的哀怨凄悲之情,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和离愁,落花表现生命的短暂等等。 虚实结合。如杜甫《春夜喜雨》的前三联写的是实景,而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却是虚景,虚实结合,共同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5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5、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饰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中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明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5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57、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8、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和声律。
59、“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乐景哀情、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60、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
61、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
62、渲染: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63、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64、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66、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67、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8、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9、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70、“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71、足下蹑丝履,头上光。腰若流纨素,耳著。
7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73、四言古诗。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
74、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75、白描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手法的三个特点: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就是很直白的描写几乎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语或者修饰比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是白描只是几个意象没有修饰还有一个例子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
76、运用白描手法写作的诗词“看似平常却奇崛”,“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诗人以真情挚意专注于其种事物,充分调用所把握的文字挥写诗章,白描手法就会大获成功。
77、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78、照应: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79、古典诗歌表现人物的方法——侧面烘托
80、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以及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和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到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81、写古诗的格式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以及四言古诗。具体介绍如下:
8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8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84、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85、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8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7、虚实结合。只有真正弄清了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才能准确用到诗歌的鉴赏活动中。
88、古诗格律特征如下:
89、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90、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有好多地方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哈哈
至上精选42句 幼儿园三八节活动方案精选好句21句 原材料管理制度48句 辞呈优选好句37句 给儿子的18岁成人礼家长寄语家长寄语-52句 池上古诗带拼音翻译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翻译简单【48句精选】 赠汪伦古诗赏析 简单精选48句 高三励志语录简短霸气优选好句51句 可爱网名女带符号精选109个 apk签名生成软件精选30个 天天好心情儿童歌曲汇总31句 校庆四字文案大全 腋下脱毛广告词优选93句 宣传门窗安装广告词汇总121句 同日生日祝福语 简短独特精选好句52句 喜得贵子的恭喜佳句精选好句25句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精选50句 高情商的人简短早安优选45句 心灵感悟的句子100句36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