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注释】: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山寺③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④不知:岂料、想不到。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初夏作于江州。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原因惜春、恋春之情,怨恨春去无情,谁知是错怪了春,原来它并未归去,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山寺里来了。这首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神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常恨春归无觅处,
3、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使人感到惊异和欣喜。
4、山顶间大理寺的桃花却开得正艳。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大林寺桃花》这首诗表达作者欣喜愉悦之思想感情。
7、唐震元年,以学者身份出生的白居易曾被授予省级学校书记的职务,然后又去了左边担任该职务。谁知道在他担任北京官员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由于他的直率,他冒犯了要人,被法院拒绝,并被降级为江州司马。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这首诗中曾经面对“属于同一世界”的琵琶女人的沧桑。
8、《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9、“山寺”也许就是诗人忘忧、宽慰的“人间”的仙境。“人间”天涯沦落的长恨,也许在桃花盛开的仙境会得到解脱;人生摆脱悲欢离合烦忧的办法,也许就在远离喧嚣的美丽和宁静中向你走来。
10、《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11、人们常常埋怨已经找不到春天来过的痕迹了,
12、白话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春天又来了。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13、却不知道原来美景已经转移到这里来了
14、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年和四月(817)。白居易(BaiJuyi)是46岁的江西司马(今江西九江)。
15、从字面上,诗人在登山之前,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当一片春景映眼帘时,又感到一些由衷的惊喜与无奈的宽慰。或许这种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变化而发,实际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凉而惆怅的情怀。
16、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留恋。这里,诗人把春光拟人化,它不仅形象美丽,而且顽皮好动,仿佛会和人捉迷藏似的,写得活灵活现
17、“人间四月芳菲尽”,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18、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0、我经常为春光的逝世而无处可寻而感到抱歉,但我不知道它已经转移到这里了。
21、《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春并未归去,不过是转到这山寺里来了。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22、《大林寺桃花》从“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欣喜愉悦的思想感情。
23、《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的意思是:我以为人间四月的繁盛花朵们早已凋零殆尽,无意中居然发现这山寺之中的桃花才开始绽放。经常因为春光消逝,无处可寻而倍感惋惜,那曾想到这春光反倒流转到这深山寺庙里来了。
24、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诗人说“春归无觅处”、“转入此中来”,多么风趣!春天哪有脚步?怎会转移呀?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他惊讶、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
25、这种情感的变迁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中,从而使“大林寺桃花之旅”的比喻变得压倒了。
26、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7、这种自然界的强烈反差,令诗人产生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复杂感慨。
28、山下的四月时节,春花早已凋谢了。
29、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开始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30、《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篇大意: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名句赏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间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经落尽,但诗人却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31、“山寺桃花始盛开”,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使人感到惊异和欣喜。
32、世界上的四月,所有的花都枯萎了,古老的高山神庙中的桃花刚刚盛开。
33、扩展信息:
34、从表人间四月芳菲尽表达对春光的留恋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古诗带拼音版62句 军训口号简短霸气团队押韵优选好句179句 年会团队展示创意口号优选118句 赠汪伦古诗翻译注释精选36句 儿童古诗三百首诗【优选405句】 古诗中秋月其二李峤注音版297句精选 幼儿园古诗300首(必背)简单【216句精选】 霸气高冷句子说说心情-50句 搞笑网名 能笑死人的优选169个 好听难忘网名女生 情侣网名两个人唯美46个精选 中文长句的特点【43句精选】 长恨歌文案高级汇总132句 伤感文案大全可复制粘贴 充满正能量的早安句子简短【精选103句】 元旦祝福语四字顺口溜长版押韵37句精选 快手直播祝大哥的顺口溜优选汇总58句 给生活加点料广告词【137句精选】 温柔清纯网名优选好句20句 销售座右铭简短精炼精选4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