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之言出于易以致知格物为穷理始于程子天地生物之心流行于四时无一时之间断

伊尹言顾諟天之明命见天人合一之理自是而后圣贤之言天命者皆原于此

周张程朱之前知孟子者韩子一人而已

自有大学书以来发明致知格物为穷理之事者程子而已继程子而发明其言者朱子一人而已

不知致知格物之功即始条理之事有缺矣

程子谓韩子言所传者何事窃谓圣人之心天理浑全得其心斯得其传矣

程子言性即理也故满天地间皆理即满天地间皆性矣此合内外之道也

朱子曰天地之间只有动静两端循环不已更无余事此之谓易而其动其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焉是则所谓太极也愚谓朱子之言即所谓一隂一阳之谓道也易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此言仁之体用

天地以生物为心元亨利贞也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爲心仁义礼智也是即天命之性也

学后世之诗到工处止做得诗人学圣人之道到极处可以为圣人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乃诗言天道之至妙处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是亦诗言天之妙处

一隂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息如此万古如此

表章大学语孟中庸始于程子成于朱子

天有以形体言者有以理言者然以形体言即有理以理言即有形体非可二之也

防字始见于书如万防时防之类至易有知防之类周子发明防字至矣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此专言之仁则包四徳无违仁则欲常存仁义礼智之性矣易虽古于书然伏羲时但有卦画而无文辞文辞实始于书故凡言德言圣言神言心言道言中言性言天言命言诚言善言一之类诸性理之名多见于书书之后乃有易系辞及诸经书圣贤发明性理之名虽有浅深不同实皆原于书也

孟子知言亦本于孔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之説

孟子言知言即孔子所谓知者不惑其言养气即孔子所谓勇者不惧

程子言孟子学已到圣处故其论尧舜性之汤武反之孔子圣之时之类皆深知圣人所以为圣人使非学到圣处安能知圣人哉

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惟心通乎道者能之心不通乎道而论人之贤否得失鲜不差矣

程子曰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也观此则天人一理可知矣

程子曰荀子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亦不识性更説甚道盖性者大本也言性恶则大本已失道者率性之谓不识性更说甚道

孟子养气章缩字直字义字皆意同

书以前虽已有文籍皆不传今文籍可见者自书尧典始

知言最难惟心乎道乃能知古今天下言之是非所行不合乎仁义礼智即莫由道也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不独见当时之人如此以至读古人之书见古人之贤者皆思齐见古人之不贤者皆自省则进善去恶之功益广矣

论性不论气不备有二说专论性不论气则性无安泊处此不备也专论性不论气则虽知性之本善而不知气质有清浊之殊此不备也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有二説如告子以知觉运动之气为性而不知性之为理此不明也如论气质有清浊之悬殊而不知性之本善此不明也二之则不是盖理气虽不相杂亦不相离天下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气外无性性外无气是不可二之也若分而二是有无气之性无性之气矣故曰二之则不是

论性不论气不备言孟子于极本穷原之性已明但未备耳论气不论性不明则是告子全不识性也

大学之明徳即中庸天命之性

黙识仁义礼智之性与元亨利贞之天合则有得矣闻道即知性知天也

天者理也其尊无对逆理则获罪于天矣盖理即仁义礼智之理逆理则获罪于天矣

程子曰四端不言信者既有诚心为四端则信在其中矣愚谓若无诚心则四端亦无矣故四端必以信为本克己复礼与天地合德

性者人所受之天理仁义礼智也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元亨利贞也性与天道浑合无间故曰其实一也圣人接人惟一诚

由辞以得意如元亨利贞仁义礼智辞也由辞以得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之意则有得矣

神者天地阴阳之灵魂魄者人身隂阳之灵

学不至于圣贤只是有不诚处

随机推荐
(1)鼓胀根原
(2)第十八回 徐三爷鬼眼川发燥 无鳞鳌在水寨追人
(3)第一百九回 狄太后姑嫂还乡 安乐王闲中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