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微信在流传,说是由于放弃传统的猪油导致国人健康每况愈下……这是什么道理?不妨来一探虚实。
那时的猪油,更多出于无奈
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们,都会记得当时家家户户灶台上都放着一个油罐子,或大或小,里面盛的就是猪油。温度低时,猪油凝成白白的。温度高时,整罐子的油都化了。炒菜时,放一勺油在锅里,很香。
那时候吃猪油,并不是人们喜欢动物油,而是物质匮乏闹得。计划经济时代,每个人每月也就半斤油,平均每天不到10克。油不够吃怎么办?买肉!可肉也是定量供应,肚里没有油水,怎么办?这里面就有智慧了。买肉时要肥肉,为什么呢?炼成猪油啊。炼油还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油渣。当时也属于美味,刚炼出的油渣,沾点白糖,那叫一个香甜!油渣还可以用来包包子、饺子、熬菜等。在那个时候,就是美味了。
不是吃猪油少了,而是吃油太多了
烹调时用的油脂分动物性和植物性两种,是我们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烹调油对于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经烹调油烹制的食物不仅由生变熟,改善口味,还能促进食欲和增加饱腹感。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供应日益丰富,人们想吃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再也不用紧巴巴地炼猪油了。很多家庭在烹调时往往用油无节制或过量用油。
调查发现,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了20克以上,目前平均每人每天烹调油消费量达到40多克,已经大大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25克或30克的建议量。同时,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西化”,畜肉等动物性食物及油脂消费过多。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事实是:食用油消费过多、身体活动减少等多种因素才导致我国居民慢性病增加,而不是由于我们吃的猪油少了!
提倡以植物油为主,多种类搭配
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动物脂肪应少吃。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多,常温下呈固态,如猪、牛、羊油等,少数植物如椰子油、棕榈油等中也含有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常温下呈液态,如大豆油。人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不同植物性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其营养特点也有些不同。但老百姓容易陷入误区,例如追捧某一种油,其他油不沾边,这样也不妥。
温馨提示
正确的做法是多种类油搭配使用,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食用多种植物油。这样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君子兰怎么换盆换土 君子兰如何换盆换土 男短袖折叠方法 如何折叠男士短袖衬衣 大石榴树嫁接方法 大石榴树嫁接的注意事项 钓黄脚的方法与技巧 钓黄脚的方法与技巧视频 桃胶雪燕皂角米煮好冷藏可以放几天 桃胶雪燕皂角米煮好后可以冷藏吗? 煮鸡蛋用什么方法煮 煮鸡蛋用什么方法煮好 2015年詹妮弗・劳伦斯喜剧《奋斗的乔伊》BD中英双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