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www.52shici.com/gl.php
2、诗词的格律是怎么来的?
3、古诗词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祥就格律押韵,按字数多少,有五言和七言,分为绝句和律诗,上下句字数相同,在唐朝以后非常盛行。
4、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5、押韵情况:偶数句最后一字必须押韵,奇数句不押,首句押不押韵皆可。
6、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7、律诗行数:8句(四联)。
8、⑤变通。
9、古诗词对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格对仗.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重要的原则.
10、律诗的四联句子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一联都是两句,分别叫出句、对句。
11、当时人没有成语这么系统的概念,至于现在的古风文章和诗歌,很多还是用典,因为用典没有字数限制和韵律限制,而成语这个都比较规范,当然不是所有的成语都是四个字的。对于诗,歌这类,可以多看看近代诗歌和散文,里面有古韵而不拘泥,现在的古风就不好说了,当然,不一定要有古代的语言,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古风,但全篇没有一个真正古代的的成语或典故什么的,用的词最多也是近代的,从晚清民国,五四这段时间的用字很讲究的,可以多看看,比如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王国维,郁达夫,他们的字就写的很美,而且很多有今之古韵,尤其是王国维,是半文言式的可以看看《人间词话》是对诗词意境的一种很好的假说(学界不完全认同,大体认同,解读也很多),但真的很美。学古诗的可以从《诗经》开始,然后《楚辞》,古体诗,《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清词曲,近代诗歌,大概这个步骤,歌赋可以不看,太繁琐,而且歌主要为曲,打谱,后来才有了词(不只是宋词),曲也不用看很多,意境用词等较诗歌差很多。最巅峰的是唐诗宋词。近代诗歌比较开发,没那么多讲究,但如今的很多古风文,尤其是歌曲填词,多源于此,当然唐诗宋词有有很多,王菲有很多歌的词都是如此。关于成语,真的很少有直接用的,用也是用典,把成语回归原来的文字。
12、最初写诗,押韵即可。当四声(平、上、去、入)被发现之后,人们觉得把字音分为轻柔舒缓(平)、有力顿挫(仄)两类,交错放置,更有节奏感。所以规定了平仄位置,成为诗歌的新玩法。
13、古诗的对仗做到两不:1)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不能一样;2)出句与对句意思不能相同。
14、①同一联里句子的平仄是相反的。上句是“平”,下句就是“仄”。
15、四种格式:律诗只有四种组合格式。排序有自己的规则,记住首句,也就记住了整首格律。
16、同时,书中所列举的作品,虽然只是作为例子来引证,因所选的词多数是历来传诵的名作,所以本书也可作为唐宋词的选本。
17、绝句一般四句,律诗八句,(不是按句号分的,逗号也算一句),绝句押韵在一二四,比如锄禾日当午,wu,汗滴禾下土tu,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ku,都是u。
18、输入相关内容就可以检测
19、②相邻两联句子的平仄是一模一样的。
20、组合排序的规则。
21、唐宋词是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之一,为了进行研究和批判继承,就必须了解它的格律。龙榆生先生的遗著《唐宋词格律》,是一本专讲唐宋词体制格律的书。每一词牌附有“定格”“变格”等词格,标明句读、平仄和韵位。每一词格附有一首至数首唐宋词人的作品,供参考比较。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唐宋词的体制格律。
22、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也可以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简单一点就是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ps:所以记住第一点,基本能对90%,第一第二点,考试基本无忧关于押韵:押韵就是压的韵母,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比如古gu,就是U,同韵的就可以比如:图,无,芦,虎这类,诗shi,就是i,比如只,日,词。
23、古体诗是秦汉以来的诗词,句子长短不一,哥是灵活,不太讲究格律,被称为古风,按每句字数,由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批入诗经中的关雎就是四言诗。
24、古诗讲究对仗。对仗也称为对偶,律诗中要有起、承、转、合。承和转是指..
25、③押韵的尾字一定是平声字,上句不押韵的尾字一定是仄声。
26、④句尾禁止出现“仄仄仄”“平平平”——“三平尾”其实可以增加古风韵味,但律诗里不许。
27、古人写作没有成语这说,但有用典一说,尤其是黄庭坚一派,以用典为荣。
28、李清照《词论》对词的音律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调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传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作者所乐于运用、成功地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
29、诗词格律在线检测网站
30、一般而言,第一声第二声就是平,第三第四就是仄,轻音大多为仄,也会有平,看上下句的对仗(一般长音为平,第一声和第二声都是长音,能一直读,比如乌———,读起来可以拉很长,而三四声轻音为短音,读起来马上就结束。古代没轻音只说)
31、律诗是第二句,第四句,第八句押韵。ps,上述方法是一般情况,也有特殊情况,因为古今读法不同,而且不是所有诗都押韵,一般只有绝句,律诗押一个韵,古体诗不押韵或者押不同韵,就是不同的韵母,比如春江花月夜这类,白居易写的长诗,李白的古体诗等。还有古今读法差异,有些今读不押韵的其实是押韵的,古代对于作诗作词很讲究韵律的,甚至每个字应该什么韵律都有说法,词为多。古风中常用到的成语这个无法言说,因为成语是长时间沿用而形成的,比如如今的王菲的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不兴就是个成语,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但当时却不是,用的多了就成了成语。
32、一般高中的诗都可用上面的方法,但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就看上下句对仗,韵律诗的上下对仗,举个例子:平仄平仄平平仄,对的一般是仄平仄平仄仄平,但也会有对的是仄平仄平平仄平3对于古音就不说了,古音也不只是平上去入。补充一个点,还有一个叫中(这个考试应该不会考,反正之前没见考过),就是可平可仄,原因是古今读音差异和解法问题。
33、律诗四种格式是什么?
34、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其韵脚,可从106韵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来
35、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针.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祝福的精辟短句精选好句283句 重阳诗句精选135句 拉文克劳学院的口号优选36句 部门口号押韵优选55句 小池陆游古诗拼音版优选好句51句 校园艺术节28句精选 让女人失望的句子-63句 干净温柔的网名二字优选66个 女生伤感网名好听193个精选 昵称带符号英语优选35个 清浊合流34个 提拉米苏文案朋友圈-355句优选 精辟有深度的哲理短句优选23句 中秋节美文短句81句 10个搞笑网名优选61句 端午节的好句摘抄唯美祝福优选好句61句 冬至佳句简短45句 父亲节快乐祝福语一句话精选优选53句 早安问话短句大全-63句优选 QQ暖说说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