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总结优选261句

1、(2)依据气味鉴别:SO2、NH3均有刺激性气味。(3)依据溶解性鉴别:CaCO3不溶于水、Na2CO3溶于水。(4)依据溶解热现象鉴别: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NaCl溶于水后无明显变化。(5)依据磁性鉴别:铁丝可以用磁铁来吸引,而铝丝不可以。

2、CO2(HCl):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干燥。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4、十六、废液成分探究题

5、相互反应生成气体:H+和CO32-、NH4+和OH-、HCO3-和H+

6、比如氮肥的简易鉴别,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这四种固体,可通过加碱的方法进行鉴别,没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尿素,有氨味产生的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再分别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铵,无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铵、硝酸铵,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铵,无沉淀产生的是硝酸铵。至此,四种氮肥鉴别出来。

7、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8、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9、验满:a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10、NH4+:加入强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试纸变蓝。

11、★常见的不共存离子有:

12、H2(HCl或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13、本部分教学内容少,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而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采用的活动探究式教学中每一个活动以问题作为情境,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

14、O2(H2O):通过浓硫酸。

15、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过滤。

16、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17、(6)从乙酸制乙酸乙酯

18、CH4:点燃,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照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片刻,迅速倒转烧杯,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19、【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分类的意义。

20、注意:1、所有有颜色的离子都不能在无色的溶液中存在(Fe2+、Fe3+、Cu2+、MnO4_)

21、H2O:使无水硫酸铜(白色,CuSO4)变蓝(CuSO4·5H2O)。

22、盐酸盐(Cl-),银靠边。(盐酸盐里除氯化银AgCl外都溶。)

23、①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蓝,则含OH-或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24、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25、(2)降温: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不同,从含NaCl杂质的KNO3中提纯KNO3。

26、⭐️⭐️⭐️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27、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28、CaCl2溶液(HCl):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过滤。

29、七、教学评价方式—板书小结

30、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3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32、模块3:分类的方法(思维的收敛阶段、分类方法的丰富推展阶段)

33、Ag+和Cl-(白色沉淀)、Ba2+和SO42-(白色沉淀)、Ba2+和CO32-(白色沉淀)、Ca2+和CO32-(白色沉淀)、Mg2+和OH-(白色沉淀)、Al3+和OH-(白色沉淀)、

34、可溶盐,钾钠铵、硝酸盐,全盘端。

35、酸易溶于水,初中酸全溶。

36、⭐️⭐️⭐️⭐️⭐️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37、蓝色(含有Cu2+的溶液):CuCl2、Cu(NO3)2、CuSO4

38、(4)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的鉴别,也可用燃烧法,燃烧时无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聚乙烯;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聚氯乙烯。

39、置换法:类似于转化法,选用合适的试剂将杂质置换出来而除去。

40、模块2:从生活到化学——分类的含义(分类方法的加工整理阶段)

41、(7)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42、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和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43、验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44、(二)常见沉淀

45、从物质角度分析首要先分析混合前各实验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反应后一定含有哪些物质、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再混合后可能发生哪些反应(包括各实验中生成的物质是否会参与反应),最后结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

46、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47、⭐️⭐️⭐️⭐️⭐️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48、一、地位和作用

49、(3)有毒塑料和无毒塑料的鉴别,也可用燃烧法,无毒塑料易燃烧,冒烟,无刺激性气味;有毒塑料不易燃烧,燃烧时冒烟,有刺激性气味。

50、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莫忘单质永为零。

51、过滤: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如:粗盐提纯。

52、(二)质量减少的

53、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54、CuO(Cu):在空气中(或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5、【物理方法】

56、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57、思维线索:思维的发散→思维的收敛→思维的迁移。

58、(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提纯或分离的物质不能转变成其他物质,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3)易分:杂质易分离。(4)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

59、CO2:检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60、◆常见气体的除杂试剂和方法归纳(括号内为杂质)

61、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

62、⭐️⭐️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63、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64、(1)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65、(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如:Cl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LC1,CHCl。CHCL,CCl,及HCl的混合物。取代反应,包括硝化、磺化、南化及卤代经或幽类的水解等。

66、二、教学重点

67、⭐️⭐️⭐️⭐️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68、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69、⑥取样,滴加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70、⑤取样,加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钙,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含酸;

71、根、基:1根: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SO”,NF,C1。

72、Cu(Fe2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73、H2: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生成的气体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淡蓝色火焰,干冷的烧杯壁有水珠。

74、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过滤。

75、常见物质的鉴别

76、(3)乙烯使溴水褪色

77、【化学方法】

78、CO: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蓝色火焰,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79、教学流程

80、十、气体的检验

81、⭐️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82、◆常见固体除杂的试剂和方法归纳(括号内为杂质)

83、(4)沉淀、金属、金属氧化物等不溶的物质不是溶质。

84、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

85、有机物的水溶性

86、蓝色:Cu(OH)2

87、(3)借助产物法:若用以上两种方法还不能将组内的物质鉴别出来,可借用相关反应产物和酸反应加以鉴别(组内物质一般含有酸)。

88、十二、离子共存

89、浅绿色(含有Fe2+的溶液):FeCl2、Fe(NO3)2、FeSO4

90、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91、(4)从乙醇制乙烯

92、光: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93、十五、两种物质反应,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94、原理:根据各种物质在性质上的不同及反应现象的不同对几种物质进行区分,其对象一般是多种物质。在试剂选择上有自选试剂、指定试剂或不加试剂之分。

95、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HH

96、⭐️⭐️⭐️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

97、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98、设计意图:本部分是整节课的亮点,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分类的方法过去一直在使用,今天学会了把它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从低层次的无意识使用到高层次的有意义建构,实现了思维上的质的飞跃。

99、(1)依据颜色鉴别:含Cu2+溶液显蓝色;含Fe2+溶液显浅绿色,含Fe3+溶液显黄色;KMnO4溶液显紫红色。

100、(2)氧化:烷经可以燃烧,生成CO。及H0(3)高温分解、裂化裂解。

101、◆常见液体除杂的试剂和方法归纳(括号内为杂质)

102、【方法】

103、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104、(2)从乙烯制聚乙烯

105、HCO3-碳酸氢根离子不能与强酸(H+)、强碱(OH-)共存。

106、除杂原则:

107、(一)质量增加的

108、⭐️⭐️⭐️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变浑浊的是:C6H5ONa溶液

109、③取样,加氧化铜,若黑色固体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则样品含酸;

110、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111、硫酸盐(SO42-),除钡餐。(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BaSO4。)

112、【问题情境】对学生熟悉的化学物质尝试分类。

11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14、(8)油脂的硬化

115、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116、转化法:将固、液、气体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117、要处理实验中的废液,就必须研究废液的成分。对废液成分的研究,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即物质角度和离子角度。

118、【提出学习任务】对常见物质:(NaCl、CO2、CO,CaCl2、NaOH,空气,蒸馏水,液溴,稀硫酸,浓盐酸,氯氯化钠溶液,食盐,白磷和红磷的混合物,纯净水,自来水,矿泉水)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在对这些物质分类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11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120、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121、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22、(2)两两混合法:当无法通过物理性质入手时,可以采用两两混合的方法,若能各自产生不同现象,便可加以区别。

123、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124、⭐️⭐️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125、设计意图:本板块教学内容简单,学生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同时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对于两种方法的特点,要求学生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可通过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概括。

126、【问题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127、(10)从乙醛制乙酸

128、可用于环境消毒的:苯酚

129、NaOH溶液(Ca(OH)2):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130、碳酸盐: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1、每个探究活动的问题都是发散的,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地碰撞,对分类思想的认识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思维不断收敛升华,最后学生学以致用,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类,实现思维的迁移。

132、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133、其余不溶于水,均能“溶于”酸。

134、⭐️⭐️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35、(1)仔细审题,注意细节如溶液的颜色,指示剂是石蕊还是酚酞,有无沉淀,沉淀加酸是否溶解等

136、④取样,加Cu(OH)2(选“NaOH和Cu(OH)2”中的一种)若蓝色固体被溶解,则样品含酸;

137、六、常用计算公式

138、过程与方法

139、沉淀法: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140、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141、(2)鉴别羊毛和涤纶,常用燃烧法,羊毛和蚕丝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燃烧时有特殊气味。

14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43、七、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144、六、教学过程设计

145、O2(HCl):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146、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147、微溶只需记住钙。(氢氧化钙Ca(OH)2微溶)

148、知识与技能

149、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起反应。

150、指导思想

151、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152、SO42-、CO32-负二价,NO3-、OH-负一价,还有NH4+正一价。

153、(3)溶质可能有可溶于水的过量的反应物之一

154、碳酸盐,可溶的只有钾钠铵;(只有相应的碳酸钾、碳酸钠和碳酸铵可溶)

155、四、常见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

156、十一、离子的检验

157、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158、三、学情分析

159、(5)检测可能有的溶质,一定要检验与生成物不同的那部分离子

160、——其中AgCl、BaSO4不溶于酸!!!

161、⭐️⭐️⭐️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Na2SO4、(NH4)2SO4

162、其二,对老师指出的重点记忆之处,没有及时的消化和理解,其三,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被动,没有做到课前预习。可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希望再下次考试来临之前,有所改变,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163、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型结构。

164、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蒸发。

16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66、提出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67、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168、(5)从乙醛制乙醇

169、如NaHCO3+HCl=NaCl+CO2↑+H2O(HCO3-+H+=CO2↑+H2O)、HCO3-+OH-=CO32-+H2O

170、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171、②取样,加铁粉,若有气泡产生,则样品含酸;

172、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173、模块1:生活中的化学——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阶段、分类方法形成的感知阶段)

174、问题情境:分类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175、SO42-:滴入稀盐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酸化无现象,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176、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这种方法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从生活情境入手开始本节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177、紫色:石蕊溶液、KMnO4溶液

178、(9)从乙烯制乙醇

179、(1)蒸发:适用分离溶质与溶剂,除去可挥发的杂质,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180、红褐色:Fe(OH)3

181、一、常见化合价口诀

182、【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组汇报,学生的分类形式会有多种。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认识到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

183、五、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18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85、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186、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187、(2)溶质一定有可溶于水的生成物;

188、⭐️⭐️⭐️⭐️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的是:苯酚

189、Fe3+:滴入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90、N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木条熄灭,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不变浑浊。

191、可以按照实验报告方式进行写,排头应以表格方式内容需要有研究题目、分项目、时间、小组成员,内容部分:目的、原理、研究方法介绍、操作过程、现象分析、数据分析、结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你能采用

192、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193、⭐️⭐️⭐️⭐️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的:苯酚

194、Cl-:滴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195、⭐️⭐️⭐️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196、【提出学习任务】在2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分类的意义。

197、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学习,得出分类的概念。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98、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199、⭐️⭐️⭐️⭐️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200、方法:从物质角度、或离子角度分析。

201、加热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202、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以分类观为核心观念,通过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师不断地创设思维情境,问题连锁,环环相生,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由分类的意义到分类有标准到分类方法到分类应用,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感知由生活到化学,思维由浅入深,达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203、OH-:

204、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情分析制定本部分内容教学目标如下:

205、◆常见物质或离子

206、碱中溶五位,钾、钠、氨(水)、钙、钡都可溶,(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氨水NH3·H2O、氢氧化钡Ba(OH)2)

207、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208、(5)化肥的鉴别,可采用一观二闻三加水四研磨的方法,由于氮肥和钾肥都是白色的晶体,而磷肥为灰白色粉末,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氮肥钾肥和磷肥。二是闻气味,氮肥一般有刺激性气味,而钾肥和磷肥没有气体,因此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三是加水溶解,氮肥和钾肥全部都能溶于水,而磷肥大多数不溶于水,因此可用加水观察是否溶解的方法进行鉴别。四是加熟石灰研磨,由于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加热或研磨的条件下,会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可以用此法。

209、【提出学习任务】将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体会用到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对学习化学有何帮助?

210、三、常见物质的颜色

211、注:“不”:不溶于水(溶解度小于0.01g,几乎可以看成不溶,但实际溶解了极少量,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几乎没有);“微”:微溶于水(溶解度0.01g~1g);“溶”:该物质可溶于水(溶解度大于1g);“挥”:易挥发或易分解;“—”:该物质不存在或遇水就分解了。

212、从离子角度分析主要是从离子共存的角度分析,在混合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不反应的离子(一般Na+、K+、NO3-、Cl-等),由于废液混合后在用量上难以确定,参加反应的离子的剩余问题无法确定,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是参加反应的离子。

213、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14、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15、(1)特征现象法:利用物质间物理性质(如颜色等)的不同,通过感观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的物质作为试剂将剩余物质鉴别出。

216、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17、四、教学目标

218、◆常用的除杂方法:

219、(一)固体

220、【物理方法】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放热还是吸热等现象鉴别。

221、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222、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过滤。

223、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24、教学重点我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上。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是学科体系的三个要素。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重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科思想的培养。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之一。学科思想的学习更注重过程性,符合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性与主动性。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本节教学设计的重点在整合与落实三维学习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二维目标的落实,创设情景让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更好地了解化学物质的应用,懂得物质的分类就可以实现由“掌握了一种物质”向“贯通一类物质”的转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25、O2:检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226、不能水解的糖:单糖(如葡萄糖)

227、【溶质判断解题思路】

228、HCl: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29、皮肤上沾上苯酚用什么清洗:酒精;沾有油脂是试管用热碱液清洗;沾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230、⭐️⭐️⭐️⭐️能氧化成醛的醇是:R—CH2OH

231、Cu2+和OH-(蓝色沉淀)、Fe3+和OH-(红褐色沉淀)

23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33、鉴别的方法

234、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235、(1)鉴别真假黄金,一般假黄金是锌铜合金,加入稀盐酸,如产生气泡,为假黄金。

236、【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分组汇报,师生共同交流分享成果。

237、九、溶液的酸碱性

238、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39、十三、物质的鉴别

240、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241、⭐️⭐️⭐️⭐️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乙烯的产量

242、这次考试没考好,不是因为题有多难,而是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原因有三,其一,语文不是靠临时抱抱佛脚就能考好,主要是平时的积累。

243、③取样,加氯化铵溶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NH3),则含OH-。

244、模块4:分类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思维的迁移、分类方法的逐步完善阶段)

245、(三)有色溶液

246、Cu2+:①插入铁片,铁片表面附有红色固体。②滴入强碱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47、十四、物质的除杂、分离、提纯

248、二、化学之最

249、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250、相互反应生成水:H+和OH-

251、本节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为四个模块,即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

252、【题型】判断一定含有的溶质;可能含有的溶质;判断溶质的几种可能情况

253、棕黄色(含有Fe3+的溶液):FeCl3、Fe(NO3)3、Fe(SO4)3

254、白色:BaSO4、AgCl、BaCO3、CaCO3、Mg(OH)2、Al(OH)3、Ag2CO3、Fe(OH)2

255、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乙烯

256、八、酸碱盐溶解性口诀

257、②取样,滴加硫酸铜(氯化铁)溶液,若有蓝色(红褐色)沉淀产生,则含OH-;

258、①取样,滴加酚酞,若溶液变红,则含OH-;

259、①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则样品含酸或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260、相互反应生成沉淀:

261、②基:电中性的原子或原子团,一般都有未成对电子。如氨基一NH、硝基一NOy、经基—OH.

读唐诗歌词优选好句340句
风古诗李峤朗诵完整版【优选80句】
描写事物的古诗【331句精选】
开学第一天妈妈寄语优选50句
蒲苇纫如丝精选好句26句
喜迎虎年的四字成语【186句精选】
霸气的微信网名汇总88个
三个字内涵网名昵称大全优选35个
好看网名带特殊符号设计伤感【优选35个】
qq英文昵称女生酷霸气25个
好听搞笑网名昵称【精选135个】
好听的男生微信昵称
好听的情侣网名通用优选163个
天生尤物优选34个
做销售微信的个性签名哪些比较好汇总69个
生活中每一个遇见都不是偶然的说说汇总67句
6种说明方法的句子怎么写汇总38句
描写初冬的唯美句子大全优选好句26句
最有创意的新年祝福语简短优选32句
李嘉诚人生格言座右铭精选23句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