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2、今天去了荷塘边和我的好朋友玩了有趣的跳竹竿游戏开心极了
3、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4、“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之一。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
5、虽然,我今天蹦得双腿发酸,但锻炼之后浑身轻松,下周我还要去登山。
6、跳竹竿舞的是京族、瑶族、壮族、佤族等少数民族,而不同民族的竹竿舞特点略有不同。例如壮族的竹竿舞是可以与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而黎族的竹竿舞也叫跳柴,这种舞蹈原本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民族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
7、黎族竹竿舞
8、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9、畲族竹竿舞
10、击竿时既可以两竿在地面上平行地开合敲击,也可以两竿依次在地面或头的上方敲击,还可以一竿在上方、一竿在地面上敲击。跳竹竿既可以集体跳,也可以分组跳;既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两人共同跳。跳竹竿由于玩法多且富于变化,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我们在组织与指导大班幼儿跳竹竿的过程中体会到,要使幼儿爱跳竹竿、会跳竹竿,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认真分析动作,循序渐进地开展教与学在组织和指导幼儿跳竹竿前,我们首先对本班幼儿的动作能力进行了分析。此时,幼儿已能用单脚或双脚连续向不同的方向跳,但要做到随音乐有节奏地跳,还有一定困难;熟练掌握动作后,跳40-50次时,会感到疲劳。教学步骤如下
11、掌握击竿的正确姿势:击竿的幼儿双手各握两根竹竿的两端,双膝并拢,跪坐〕
12、竹竿舞是贵州省南部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
13、勤劳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和北仑河旁,主要聚居在山心,尾和巫头三岛(俗称京族三岛),这里是珠蚌之乡,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丰富,性格豪放,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跳舞。
14、它的起源,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来自于黎族古代的丧葬习俗。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
15、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16、苗族竹竿舞
17、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
18、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竹杆舞)”、“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民间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娱人的文化功能。“跳竹杠”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间体育游戏色彩的舞蹈,表演时,将两根长木杠平行排放,两杠之间相距约9尺,其间横放8条竹竿,分为四对,每对间隔2尺左右,操竹竿者为8位男子,分为两边,每边四人,蹲在地上操作竹竿,一手一根,对面相向,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操竿者按鼓点节拍,敲一下木杠,合一下竹竿,或是敲两下木杠,合一下竹竿,发出“的的打打拍拍”的响声,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间跳跃。“跳竹杠”分“单跳”、“双跳”两种,单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边跳边舞,向前向后往复不止。双跳的方式为:两人一组,双方的动作必须协调,彼此相互照顾,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跳完上个空格后,又重复返回,如此往返不停,直到尽兴为止。
19、佤族竹竿舞
20、壮族竹竿舞
21、壮族竹杆舞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几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参与,规模较小。从1985年起,在我国壮乡——广西武鸣县,每年都举办“三月三”歌圩,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千名壮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竹杠舞的壮观景象。
22、“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之一,。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动作,参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热烈气氛。 它是一种跳跃竞技体育活动。场地一般为8-12米长,6米宽的平地。这项活动男女老幼都可参加,一般多为男女青年。比赛时,分成两组,每组4——8人。一组打竹竿,一组跳,然后再轮换。打竹竿的人分成两排距离约3.5米,面对面盘腿坐下或双膝跪地,每人双手各执一根竹竿的顶端,成若干组平行状。在音乐伴奏下,由一人统一指挥或唱歌,手持竹竿者随着节拍,同时向下不断地敲打粗竹竿,并且每对细竹竿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时开时合,不断地变换节奏、图形和方位。跳竹竿的人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统一从一面进另一面出,可单人跳,双人跳、三人跳或成队跳。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舞蹈动作,参加者一边跳舞一边由小声到大声地喊着:"哎--喂、哎--喂"。既不能踩着竹竿,也不能被不断开合的竹竿夹着。跳竹竿者巧妙地跳跃其分合之间,或用单脚,或用双脚,做出各种旋转及舞蹈动作。表演舞花扇、翻斛斗举等高难险技巧花样动作,跳竹竿现有“穿山过海”、“情人上路”、“邀游八卦阵”、“骏马跳桩”、“飞跃龙门阵”、“勇闯斩头台”等多种套路。“跳竹竿”过去是“女打男跳”,如今已形成了“男女混合打跳”。
23、璇璇妈妈把带来的竹竿铺在地上,我们排好队一个一个轮流跳过去,一级、两级、三级……随着竹竿的渐渐升高,难度也慢慢加大。但是,我们越跳越起劲,一口气跳到了第十一级。我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24、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竹竿舞的动作是以人们的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了人体的工作能力。它是一种肢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情感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竹竿舞需要音乐伴奏,能促进人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谐运动,增强韵律感。京族竹竿舞勤劳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和北仑河旁,主要聚居在山心,尾和巫头三岛(俗称京族三岛),这里是珠蚌之乡,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丰富,性格豪放,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跳舞。瑶族竹竿舞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壮族竹竿舞壮族竹杆舞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几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参与,壮族竹竿舞(4张)规模较小。从1985年起,在我国壮乡——广西武鸣县,每年都举办“三月三”歌圩,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千名壮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竹杠舞的壮观景象。佤族竹竿舞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苗族竹竿舞竹竿舞是贵州省南部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畲族竹竿舞据说畲族在立夏或平时亦会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跳竹竿舞。且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
25、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两县的佤族人口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中国境内的佤族分布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的地段。在这一地段里,山峦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阿佤山区。
26、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27、随着“-一一跳跳”的口令,徒手做开开合合的击竿动......(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
28、“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数百年前,当黎家人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就会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29、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是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现今比较流行的有京族竹竿舞、瑶族竹竿舞、壮族竹竿舞、佤族竹竿舞、苗族竹竿舞、黎族竹竿舞、畲族竹竿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30、年10月9日星期五,天气我们班一周一次的登山活动继续进行,这次有个新游戏--跳竹竿。
31、分类介绍
32、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
33、京族竹竿舞
34、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35、是黎族的。黎族人在庆祝新春时,都喜欢跳竹竿运动。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活动,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它不但姿态优美,富于节奏,而且气氛非常欢快热烈,吸引众人。
36、瑶族竹竿舞
37、每到瑶族传统的重大节日,村中师爷们就自发组织一些传统的“拜王”“耍歌堂”等娱乐或登记活动,场面壮观,别具一格,有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在必背镇,有一座具有浓厚瑶族特色的接待楼,游客在这里可饱尝瑶族风味,畅饮瑶胞自制的苦桑酒,也能欣赏到瑶家小伙子和瑶族姑娘为你表演的瑶族竹杠舞、顶杠、丰收舞和瑶族婚嫁等民族节。
38、跳竹竿是我国黎族的传统体育运动。黎族竹竿舞起源于对传统砍柴活动的模仿,辞海中对其叙述为:“打柴舞,亦称‘打竹舞、‘竹竿舞。”
39、脚步动作可以是单脚跳或双脚跳,手的动作可以是自由摆动、叉腰、背手、摸地等。
40、据说畲族在立夏或平时亦会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跳竹竿舞。且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
飒飒秋雨中25句 心里难受想喝酒的句子-61句 关于花的古诗大全小学 四时之风古诗完整版【优选39句】 示儿古诗的意思翻译赏析精选57句 雪梅古诗朗诵音频优选94句 情人节发朋友圈的话【36句精选】 微信早安励志问候语短语精选70句 友情早安问候语2021最新89句 烽火组精选35句 日出江花红胜优选40句 安慰朋友烦躁的暖心句子-46句 女网名可爱小清新可爱精选53个 微信网名 独一无二2021情侣伤感优选汇总187个 给男友的简单英文备注优选汇总54个 qq个性签名八字伤感汇总102个 父亲走了朋友圈发什么好-59句 广东肠粉热量文案大全早餐-38句优选 《乌合之众》经典语录-40句 祝朋友考研顺利祝福语5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