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上寒山①石径②斜
2、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3、——唐代·杜牧《山行》
4、本诗的点睛之笔自然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本句之精彩一方面在于其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力。漫山经霜之枫叶与二月之鲜花进行对比,毫无萧瑟凋零之感,反倒更显出其红的热烈,红的深沉,红的富有生命力。诗人伫立车旁,放眼观望,身心早已融入了这无边的秋色之中,心随神驰,物我两忘。另一方面,本句之精彩还在于其清新拔俗的格调和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霜叶”象征一种阅尽沧桑,历经坎坷的人生。与魏武笔下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自信,一种不服老的豪迈。“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生如酒,越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打磨,越是甘洌醇厚无比。
5、《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6、停车坐爱枫林晚,
7、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8、因此,从他眼中看到的景物都带上了主观色彩,充满了欢乐和生意。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十分快活自在。而诗人想象中的“西崦人家”更是其乐无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田间小憩,妇童饷耕;春种秋收,自食其力,不异桃源佳境。这些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9、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简简单单十四字,描绘出一个幽静清远的场景,让人顿觉远离了尘俗喧嚣与竞争,瞬间让人心生宁静之感。
11、【作品赏析】
1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13、晚唐诗坛国手杜牧的《山行》可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全诗不仅画面感很强,其不同于一般伤秋之作的积极向上的昂扬格调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14、青青恒一色,落落非一朝。大厦今已构,惜哉无人招。
15、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6、题注:《唐新语》云:“宣明尝山行,见孤松,赏玩久之,赋此诗。凤阁舍人梁载言赏之曰:‘文之气质,不减于长松也。’”
1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8、妇幼皆知众争夸。
19、答:原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仍旧存在争议。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现在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考试时应以使用的课本为准)。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作“白云深处有人家”。部编版最新的教材已经选用了“白云生处有人家”。
20、《山行》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是我喜欢的一首诗。看似一首诗,其实是一副画;画与诗在唐宋时期是分不开的,文人士子诗人为了显示高雅,手上拿把扇子,扇面是一副画,再题一首诗,美哉,又高雅,比现代文雅多了。杜牧这首诗写在秋天,秋天风景没春天那般娇艳,却多了一分稳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喜欢这句话,更喜欢这句诗中意境。
21、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而停车凝望、陶然忘归的诗人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
2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23、清晨,诗人准备启程了。东风多情,雨声有意。为了诗人旅途顺利,和煦的东风赶来送行,吹散了阴云;淅沥的雨声及时收敛,天空放晴。“檐间积雨”,说明这场春雨下了多日,正当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吹来,雨过天晴,诗人心中的阴影也一扫而光,所以他要把东风视为通达人情的老朋友一般了。
24、山椒:山顶
25、唐·杜牧
26、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27、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
28、《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29、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30、《新城道中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当时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3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3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
33、“霜叶红于二月花”!
3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5、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36、《山行》古诗,应该是唐朝杜牧的最优雅和出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最喜欢的就是这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它流传千古,朗朗上口,仿佛在你眼前呈现出一片红红的秋叶,如火如霞。
37、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一、点明此刻傍晚之景。二、通过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三、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四、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3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0、出远门首先要看天色,既然天公作美,那就决定了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景: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仿佛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穿山越岭,再往前行,一路上更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鲜艳的桃花,矮矮的竹篱,袅娜的垂柳,清澈的小溪,再加上那正在田地里忙于春耕的农民,有物有人,有动有静,有红有绿,构成了一幅画面生动、色调和谐的农家春景图。雨后的山村景色如此清新秀丽,使得诗人出发时的愉悦心情有增无减。
41、坐:因为。
42、yuǎnshànghánshānshíjìngxié
43、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44、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45、《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的是诗人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
46、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7、古诗今译:
48、山行:在山中行走。
49、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50、此诗通过山景的刻画,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51、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52、[唐]杜牧
53、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
54、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55、远上寒山石径斜,
56、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5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58、báiyúnshēngchùyǒurénjiā
59、肃爽:庄重明净的样子
60、《山行》一诗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停车尘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更是成为千古佳句,可谓妇孺皆知。但针对全篇,我更加喜欢前面两句诗文,个人觉得这两句才是全文的精粹。
61、杜牧晚唐诗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文学史上还有李杜,指的是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山行》全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首绝句。唐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分为四联。
62、径:小路。
63、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64、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65、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66、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67、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68、“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69、白云生处有人家。
7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1、个人最喜欢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2、赞秋名句传千古,
73、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74、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75、tíngchēzuòàifēnglínwǎn
76、白云生处③有人家
77、个人愚见,以为然否?
78、斜:为倾斜的意思。
79、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80、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81、孤松郁山椒,肃爽凌清霄。既挺千丈干,亦生百尺条。
82、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83、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84、霜叶红于二月花。
85、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86、寒霜十二月,枝叶独不凋。
87、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88、郁:郁郁葱葱
89、巜山行》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看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非常直白的表达出诗对深秋山林的热爱。至于白云“深处”还是“生”处有人家,诗词本身的含义没有变化,只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古时候,人们多用手抄的形传播书籍,难免出错,不必深究。
90、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91、但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股英爽俊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值得我们学习!
9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93、《山行》唐:杜牧
94、作者:张宣明
95、若问山行哪句佳,
96、东风知我欲山行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新城道中二首》。全诗如下:
97、“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98、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99、远上:登上远处的。
100、作者:杜牧
101、正是因为这扑面而来的宁静,才会让人有了停留下来的欲望。所以,“停车尘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便顺理成章了。
102、落落:姿态潇洒而不俗
103、山行见孤松成咏
104、诗词大意: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幼儿园经典毕业寄语-51句 二年级古诗二首上册优选好句173句 幼儿园学的古诗大全王维优选好句48句 古诗配画绝句简笔画精选21句 小学生古诗手抄报简单又漂亮【24句精选】 形容走路快的成语精选好句72句 个人日记精选好句24句 让人难忘的网名女【58个精选】 情侣网名超甜好听【优选33个】 三字简单网名【44个精选】 王者荣耀情侣网名搞笑优选111个 保持沉默不想说话的网名优选汇总41个 仙气网名女生带有特殊符号【优选60个】 个性签名女的搞笑句子优选汇总69个 备注 英文 英文【102个精选】 贺丹丹【优选50个】 朋友圈发迷茫文案【优选116句】 电信诈骗防范顺口溜优选汇总77句 ���ݽֵ������İ�˵˵优选汇总55句 特别的中秋节快乐祝福语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