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李白]
2、作者简介:
3、公元七五五年,李白因受排挤离开长安,十年来游遍大江南北,每到一个地方,广泛交结朋友,汪伦就是其中一个.这首诗写于诗人与汪伦离别之际.汪伦脚踏地打着拍节,为李白送行.看到这种场面,李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当场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作为感谢。
4、《赠汪伦》一诗抒写了别离的深情。深湛的桃花潭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尚且比不上汪伦的深情厚意,将水深与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赠孟浩然》一诗抒发了李白对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品格的钦敬爱慕之情。
5、《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6、赠孟浩然
7、是安徽泾县桃花潭汪伦送别李白
8、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9、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0、赠汪伦作者:李白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2、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3、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这首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14、是李白写给汪伦的。
15、小学二年级语文。《赠汪伦》作者: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16、《赠汪伦》是小学二年级的一首古诗。古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汪伦之间的身后情谊。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就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作者表示桃花潭里的水都不及汪伦对自己的情谊,可见作者对于汪伦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7、《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18、《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19、孟浩然和汪伦是好朋友,临别时孟浩然给汪伦写了一首赠汪伦的诗
20、白话翻译: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21、《赠汪伦》最能体现李白和汪伦的深厚情宜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23、《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24、李白的赠汪伦诗诗意
25、不是,是李白写给汪伦的诗
26、将欲是就要马上的意思。
27、喜欢理由: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28、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29、李白在桃花潭逗留数日,主人以桃花潭米酒款待之,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汪伦赠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段,并亲自带领村人为他送行。诗人即作《赠汪伦》绝句一首,表示致谢。
30、潭水已“深千尺”还不如汪伦送李白的情谊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深为后人赞赏。
31、原诗欣赏: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2、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李白游桃花潭。当时猷州(今安徽省泾县)桃花潭村豪士汪伦得知李白欲来,便热情写信邀请他访问桃花潭。
3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4、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5、这首小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赞颂了真挚、深厚的情谊.妙处在于结句的比物手法的运用,将无形的情谊转换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自然而耐人寻味。
36、这首诗的送别地点是:安徽泾县桃花潭
37、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3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9、赠汪伦古诗中的桃花潭,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
40、扩展资料:
41、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42、全诗原文如下:
43、后人为李白和汪伦的友谊.在青戈江边建了踏歌古岸阁和太白楼等,以志纪念。
44、醉月频中圣①,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两诗都为都是李白所写赠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不相同。请结
45、诗意: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留别。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46、写得一往情深,十分感人
有关送别的古诗精选158句 人口与计划生育 小学毕业礼物寄语-57句 幼儿园门卫制度优选59句 形容自己被感动的句子-64句 部队战斗口号霸气押韵八字优选好句124句 四年级下册江畔独步寻花古诗原文精选59句 一些简单的古诗三百首精选155句 霸气网名女 超拽四个字【254个精选】 简约男生昵称二字 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38个 连怎么造句二年级精选55句 团建 朋友圈 文案56句 沐足广告词大全创意【精选73句】 物流公司彩铃广告词范文145句 飘柔洗发水广告词营销策略【精选76句】 保护牙齿的小广告词【优选52句】 安全口号八个字优选好句59句 少儿口才自我介绍步骤顺口溜精选101句 诗经感悟人生哲理优选2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