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病根原

  耳病者,浊阴之上填也。阳性虚而阴性实,浊阴下降,耳窍乃虚,虚则清彻而灵通,以其冲而不盈也。目者,木火之终气,耳者,金水之始基。木火外明,故神清而善发,金水内虚,故气空而善内。凡大块之噫气,生物之息吹,有窍则声入,声入则籁发,非关声音之钜细也。

  窾窍空洞,翕聚而鼓荡之,故声入而响达,譬之空谷传声,万壑皆振。声不传于崇山,而独振于空谷者,以其虚也。声之入也以其虚,而响之闻也以其灵。声入于听宫,而响达于灵府,是以无微而不闻也。

  浊气一升,孔窍堵塞,则声入而不通矣。人之衰者,脾陷胃逆,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虚灵障蔽,重听不闻。阴日长而阳日消,窍日蔽而聪日损,气化自然之数也。然窍闭于天而灵开于人,达者于是,有却年还聪之术也。

  疼痛

  耳病疼痛,悉由浊气壅塞。耳以冲虚之官,空灵洞彻,万籁毕收,有浊则降,微阴不存。若使浊气升填,结滞壅肿,则生疼痛。久而坚实牢硬,气阻而为热,血郁而化火,肌肉腐溃,则成痈脓。

  浊气之上逆,缘于辛金之失敛,甲木之不降。甲木上冲,听宫胀塞,相火郁遏,经气壅迫,是以疼痛而热肿。凡头耳之肿痛,皆甲木之邪也。

  手足少阳之脉,俱络于耳,而少阳一病,则三焦之气善陷,胆经之气善逆。耳病之痈肿,尽甲木之为害,于三焦无关也。甲木逆升,相火郁发,则为热肿。木邪冲突,则为疼痛。木气堵塞,则为重听。仲景《伤寒》: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太阳伤寒,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无闻也。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耳聋者,手少阳之阳虚,而足少阳之阳败。耳痈者,手少阳之火陷,而足少阳之火逆也。欲升三焦,必升己土,欲降甲木,必降戊土,中气不运,不能使浊降而清升也。

  柴胡芍药茯苓汤

  芍药三钱 柴胡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耳内热肿疼痛者。

  热甚,加黄芩。脓成,加丹皮、桃仁。

  苓泽芍药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耳流黄水者。

  参茯五味芍药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橘皮三钱 五味一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温服。

  治耳渐重听者。

随机推荐
(1)第61 回 巡抚怒斩张广太  会匪闻惊反苏州
(2)卷八十五·国朝
(3)第五十七回 充苦力乡人得奇遇 发狂怒老父责顽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