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戏剧

孔尚任在《桃花扇传奇》的序言里说:“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圣道而辅文化,最近且切。今之乐,犹古之乐,岂不信哉?”

这段话对于戏剧的解释,在结构上只看了文学方面,在宗旨上是本于“文以载道”,而忽略了艺术上的功能。戏剧之与别种文艺不同,不仅限于它在文体上的完备,而是在它必须在舞台上表现。因为它必须表演于大众目前,所以它差不多利用一切艺术来完成它的美;同时,它的表现成功与否,便不在乎道德的涵义与教训怎样,而在乎能感动人心与否。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指出:“因为人类有摹仿的本能,所以产生了艺术。戏剧便是用行为来摹仿。依了诗人自己的性格的严肃与轻佻,他可以摹仿高尚的人物和其行为,或是卑低的人物与其行为。前者便是悲剧的作者,后者是喜剧的作者。悲剧中有六个要素:结构,性格,措辞,情感,场面,音乐。悲剧的目的在唤起怜悯与恐惧以发散心中的情感。这样,亚里士多德把戏剧的起源与功能全放在艺术之下,而且指出它是个更复杂和必须表演的艺术。它不是要印出来给人念的,而是要在舞台上给人们看生命的真实。因此,戏剧是文艺中最难的。世界上一整个世纪也许不产生一个戏剧家,因为戏剧家的天才,不仅限于明白人生和文艺,而且还须明白舞台上的诀窍。一出戏放在舞台上,必须有多方面的联合:布景与音乐的陪衬,导演者的指导,演员的解释,最后是观众的判断。它的效力是当时的,当时不引起观众的趣味,便是失败。读一本剧和看一本剧的表演是不同的:看书时的想象可以多方的逐渐的集合,而看戏时的想象是集中在目前,不容游移的。

“假如在文艺中内部的分子是重要的,在戏剧里,外部的分子也该同样的注意。戏剧有他种文艺没有的舞台上的表演;这一点——以真的表现真的——使戏剧成为艺术的另一枝。但是这以真的表现真的并不与日常生活完全相同……。真实,并非实现,是戏剧的命脉,是以集中把实现提高和加深,使之不少于,而是多于实现。”(Worsfold,The Drama①)戏剧是多于生命的。

拿这个道理方可判断与解释戏剧。古代与近代的戏剧不同,西洋与中国的戏剧不同,但是,它们的同与不同并不重要,我们应首先注意它们合于这个原理与否。拿这个原理去衡量戏剧能使我们看出它们为何不同,因为既要表演,时代与环境的不同便叫表演的方法不一样,希腊古代的戏剧是那样的古怪,然而在当时是非那样表演不可的。元曲的一人唱,旁人只答几句话,是不足以充分表现真实的,虽然它们的抒情诗部分是非常的美好;抒情诗在古代希腊戏剧中也有,但不象元曲中那样多,也不那幺重要;况且舞台上的表演是不能专依靠抒情的。明清的戏剧,人物穿插较比火炽了,可是唱的部分还是很多,而且多是以歌来道出行动和事实,不是表现给观众;至于象《长生殿》中的《弹词》与《闻玲》那类的东西,是史诗与抒情诗的吟唱,不是戏剧的表现,可以算作好诗,而非戏剧。多数的中国戏是诗与音乐的成分超过戏剧的。

拿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戏剧与现代的比较,我们看出来它们的不同是在表现真实的程度不一样。无论什幺戏,只要它是戏,便须表现生活的真实,因为刺激情感是它的起源。但是,这表现真实的方法是越来越真切的,所以古代希腊与中国的旧剧便不能与西洋现代的戏剧比了。古代希腊的戏剧是由民间的歌唱,进而为有音乐的表现,而后又加入故事。有这样的进展程序,所以它的诗的分子很重要。表演的时候,是在极大的露天戏园,能容纳两三万人,于是,演员必须穿着五六寸高的厚鞋,戴着面具,表演只能用手式与受过训练的声音慢诵戏文,以使听众全能看得见听得见。这个方法在事实上能给观众一些感动,假如观众是在那个场面之前。中国戏剧是显然由歌唱故事而来,所以,它的组成分子是诗与音乐多于行动的,它的趋向是述说的,如角色的自道姓名和环境,和吟唱眼中所见景色与人物,和一件事反复的陈说;在武剧中事实总是很简单的,它的表现全在歌舞与杂技上。毛西河《词话》里说:

“古歌舞不相合,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即舞曲中词,亦不必与舞者搬演照应,……宋末,有安定郡王赵令畴者,始作‘商调鼓子词’,谱《西厢》传奇,则纯以事实谱词曲间,然犹无演白也。至金章宗朝,董解元,不知何人,实作‘西厢"o弹词’,则有白有曲,专以一人"o弹并念唱之。“嗣后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一人,笙一人,笛一人,列坐唱词;而复以男名末泥,女名旦儿者,并杂色人等入勾栏扮演,随唱词作举止,如‘参了菩萨’,则末泥揖;‘只将花笑祇’,则旦儿捻花类,北人至今谓之连厢,曰‘打连厢’,‘唱连厢’,又曰‘连厢搬演’……“至元人造曲,则歌者舞者合作一人……然其时司唱犹属一人,仿连厢之法,不能遽变。”

有这样的来源,所以,就是到了后来的昆曲与皮黄戏,还是以唱舞为重要分子,而不能充分的表现。观众,在古代希腊,是一面看剧,一面敬神,因为演剧是一种宗教行为;在中国,这宗教成分不多,而是去听一种歌,看一种舞,歌舞的形式是已熟知的,不过是看看专门演员对这歌舞的技术如何,从而得点愉快。依着这歌舞的发展,一切神奇的事全可以设法加入,可能的与不可能的全用方法象征或代表出来,于是,中国戏剧便日甚一日的成为讲歌舞技术的东西,而不问表现真实到了什幺程度。有的剧本实在很好,但是被规则与成法拘束住,还是不能充分的表现。这样,希腊剧被环境与设施上限制住,发展到“一种”歌舞剧上去。设若我们拿西洋现代戏剧和他们比较,我们立刻发现了现代戏剧的发展是在表现真实方面。

先从结构上说:亚里士多德说:“每个悲剧有两部分,进展与结局。重要行为之外的,和有时在其中的,穿插,作成进展部分;此外的是结局。”这样看起来,希腊古代戏剧的结构与西洋的五幕剧的,和中国的四折或多于四折剧的,并没有多少差别;因为五幕剧的进行与中国四折剧的进行,也是依着起始、发展与结果的次序。不过希腊剧受表演设备的限制,角色只有三人,而西洋与中国剧的角色便没有数目上的限制。这样希腊剧的重点就不能不在于给整个的印象而忽略了细小的节目,而后代的戏剧,因为穿插复杂,角色无定数,便注意到细小节目;于是它的重点便移到部分上去,而更显着真切。中国剧的幕数划分虽甚整齐,而在一折之中,人物的出来进去很多,不能在极恰当的时候换场,而且就是换场的时候,也没有开幕闭幕的举动,可是对于细节的注意也有显然的进步。在许多由昆曲改造的京戏中可以看得出对于穿插的改善,使事实的表演更近于真实。这趋进写真的倾向——因为戏剧是要表现真实的——是剧本进步的一个动力。

古代戏剧多取材于伟人的故事,而且把结局看成顶要紧的东西。近代戏剧的结构的取材多是平凡的事实,而结构的重要似乎移到性格的表现上去。古代是以结构中的穿插来管着角色,近代是以性格的表现带领着行为。中国的戏剧差不多是取材于历史的,可是历史人物的表现儿乎永远与平凡人物相似;在元曲中结构很有些象古代希腊的,是以结构为主,而人物个性有时不能充分发展。近代的中国剧,虽然结构的重要还在人物性格之上,可是在穿插上显然的较比活泼,而且有的时候给次要的人物以很好机会来表现个性:假如《西厢记》按着古代希腊结构的组成,它的重要人物一定只是莺莺、张生与老夫人;可是王实甫的作品中,红娘成为极活泼而重要的角色,差不多把莺莺们完全压倒了。这注重人物的趋向,也是受了求真的影响。事实人物不厌其平凡,其要点全在怎样表现他们,这似乎是近代戏剧的趋势,虽然有人,象阿瑙德,以为事实必须伟大高尚,但是依着文学进展的趋向看起来,文学日甚一日的注意在怎样表现,这是不能强为矫正的。据我看,结构与人物的高尚与否似乎不成问题,所当注意的是结构与人物的如何处理。尤瑞皮底司已经把历史人物作为真人物似的而充分表现他们的个性与讨论他们的问题,时代精神是往往叫历史的人物与事实改变颜色的。结构在古人手里是定形的,把些人物放在这结构下活动着;现代是以结构为戏剧发展的自然程序,我们引莫尔顿一段话看看:“假如结构为对于人生范围中的扩大设计,为经验之丝所织成规则的图案,正如许多色的线之织入一匹布,则此观念之表现必带出它的真正尊严。此外还有何种象这样秩序的排列为科学与艺术的会合点?科学是检讨那美丽而混杂的天体的律动,或将那自然表面的幻变复杂,列成有系统的类别与良好的生命秩序。同样,艺术继续着创造的工作,从事物的混乱实况中作出理想的排列。这样,那生命的迷网,带着许多相反的企图,错综与曲折的相反心意,和全人类的争斗或合作,在这里,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也没有一个对别人能完全独立——这个曾经多少的劳力,被科学的历史家研究而作成一调和的方式,名曰‘天演’。但是,历史家看出来,戏剧家早已看到这一步。戏剧家曾经检讨罪恶,并且看出来它与‘报应’相联,曾把欲望改为深情,曾接受真实中没有定形的事实而使成为有秩序的经济的图形。这个把定形加于生命之上就是结构……。”(Moulton,Shakespeareasa Dramatic Artist.①)

这样,我们明白了什幺是结构,它是极经济的从人生的混乱中捉住真实。它即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它的重要便多在于表现真实,而真实是多于生命的。那希腊古代戏剧的特重结构,与结构的事实必须是高贵尊严的,便不能限制住后代戏剧的注重人物与行为的细微处,也不能限制住把人物的表现改为一个主义或问题的表现,因为无论注重哪点,结构的形成是根本含有哲学性的。这哲学性便使时代的心神加入戏剧里边去,从而戏剧总是表现人生的真实的,而不是只表现一些日常的事实。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戏剧创造的困难在何处。它第一要在进展上使节目与全部相合,一点冗弱与无关的情节也不能要,这样,才能成为一有系统、有目的之计划,才能使观者的思想集中而受感动。第二,它要由进展而达到一个顶点。这比第一层又难多了,而且是多数戏剧失败的原因。叔本华说:

“第一步,也是最普通的一步,戏剧不过是有趣味……。第二步,戏剧变为情感的。戏剧的人物激起我们的同情,即间接的与我们自己同情……。第三步,到了顶点,这是难的地方。在这里,戏剧的目的是要成为悲剧的。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生活的大痛苦与风波;其结局是指示出一切人类努力的虚幻。

“常言,开首是难的。在戏剧中恰得其反;它的难关永在结局,……这个困难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把事物纳入阵网之中是比怎样再把它提出来容易的;一部分是在开首的时候,我们许多着者完全随便去作,及至到了最后,我们要和他要求一定的结果。”(Schopenhauer,on Some Forms of Literalure.①)

这个困难是事实中的,因为结构的意义既如上述,它的结局必须要满足观众的要求,那就是说由看事实而归到明白人生的真实,由表现人生走到解释人生。希腊古代的戏剧多数是依着当时的宗教与人生观,使命运的难逃结束一切。中国的戏剧多数是依着诗的正义而以赏善罚恶为结局。这两种对生命的看法对不对是另一问题,但是,人生的哲学及观感是不限于这两种的,因而戏剧中所表现的精神也便不同。近代的思想与信仰是差不多极难统一的,这足以使戏剧家由给一定的解释与哲学,改为只是客观的表现,或表现一个问题而不下结论;这样,近代的戏剧结构便较比古代的散漫一些,但在真实上更亲切一些;可是,它的结局决不能象古代的所给的印象与刺激那样的一致。近代的戏剧差不多是由解释真实而变为使观者再解释戏剧,这是很危险的,但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再从言语上说,戏剧中言语的演变也是以表现真实为主。古代的希腊戏剧是用韵文的——诗剧。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他差不多完全是讨论悲剧,因为史诗与抒情诗是包括在悲剧中的,悲剧是诗的演进到极完美的东西。但是,尤瑞皮底司已然大胆的用日常的言语去表现:“日常生活与事情”。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是韵语与散文并用的;大概是在打趣与平凡的思想上他便用散文。这便足以证明散文是比韵语更能表现真实。于是,后代便连无韵诗也不用,而完全用散文;因为人是不用韵语讲话的。中国戏剧的言语,除了最近的新剧,总是歌曲与宾白相兼,但是,近代的皮黄戏中歌曲的词句,虽然勉强着用韵,而事实上实在不能算是诗,或者连韵语也够不上;而且演员有自由改定词句的权利,所改正的有时远不及原文,但是,在声调上更悦耳,听者也便不去管它象话不象话,而专以好听为主。今日的新剧提倡者,对于戏剧应用何种言语还在讨论,其实,这是无须多讨论的——表现什幺便应用什幺言语,一个学者与一个车夫的言语是不相同的,便应当用学者与车夫所用的言语去表现,这便能真确有趣。京腔大戏中的言语是已经成形,不管它是好是坏,它对于国语的推广确是极有力的。新剧的言语自然应该利用国语,但是为提倡新剧,就是全用方言,也无所不可。旧剧中的尖团字是一成不变的,是伶人的一种很重要的训练,尖团颠倒便遭“怯口”之诮,其实伶人自己也并不晓得为何必须如是。新剧的演员未必都能说国语,而且没有遵守尖团字的必要,所以在各地方演剧——除非是为国语运动——满可以用方言,以免去那不自然的背诵官话;——不自然便损坏真实。

至于舞台的布景与行动,中国旧剧中的实在有改革的必要。那自道姓名,与向台下的听众讲话,是极不合表现真实的原理。自然,在西洋古代戏剧中也有与这类似的举动,但是已经改掉了,而把舞台视成另一世界,以幕界为一堵厚壁,完全与台下隔开。这并不难改掉,只要有好剧本,而且演员能忠于剧本,这些毛病自然能免去。这个问题系于皮黄剧的是否有成立的价值,或是否能改善。这是个大问题。假如我们承认皮黄戏是“一种”歌舞剧,有保存的价值——以现在民众的观剧程度说,它确有保存的必要——那幺去改善它,把它的音乐与歌舞更美化一些,把剧本修改得更近于情理,便真可把它看成“一种”歌舞剧,而与真正的新剧分途前进,也未不可。这样,旧戏的改善便可专从美的方面下手改善,而把真实的表现让给新剧去从事工作,因为在旧剧的壳壳中决不能完全适用真正戏剧的原理。在新剧中呢,那舞台上的不近情理的举动,与自道姓名等,自然会在写剧本时便除去;那文明剧中的由旧戏得来的毛病是该一律扫清的。至于布景,在改善的旧戏与创作的新剧有同样的困难。戏剧是表现真实的,也是艺术的,它的布景是必须利用各种艺术而完成一个美的总集。在旧戏中,以手作推势便算开门,以鞭虚指,便又是一村,这自然是太不近于真实,但是,这也比那文明戏中的七拚八凑的弄几张油画来敷衍强得多;这虽不真实,究竟手势比破油画在强烈的煤油灯光下还少一些丑恶。在这里,新剧感着同样困难。舞台上布置的各项人材是极感缺乏的。旧戏的改善在一方面,在今日的情形之下,或只能消极的去避除那丑恶之点,如在舞台上表现杀人洒血等,在美的表现上,似乎得等着新剧的设施有成绩之后,它才能想起采用,采用的得当与否,要视旧剧改善者的审美的程度而定。这样,新剧家的只努力于剧本——现在的情形是如此——是决不足以使新剧推展得圆满的,他们必须注意到这全体之美的设施,不然,他们的剧本在舞台上一定比旧戏还更丑劣。自然,舞台上的真实永远不能避免人为的气味,所以,现代西洋戏剧有灭除这种不自然的表现之趋势;但是,在现在的中国,戏剧到底是要含有教育的目的,我们不能不拿较比真实的打倒无理取闹。对于观众有了相当美的训练,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去减除这不自然的布景等。

至于演员与戏剧的关系,设若戏剧能达到以艺术表现真实的地步,是最有趣的。那就是说,演员在忠实于剧本之中,而将身心融化在剧旨里去解释它,去表演它。这样,演员决不仅是背过了剧本到台上去背诵,或是随意参加自己意见与言语,而是演员本人也是个艺术家,用他的人格与剧本中的人格的联合而使戏剧表演得格外生动有力。有许多人以为表演不算是艺术,这是错误的。一个演员的天才、经验与真诚,是不能比别的艺术家少的。诚然,他的职务是表演,不是创作,但是,设若他没有艺术的天才与经验,他决不会真能明白艺术作品而表演到好处。戏剧的进展既依表现真实为准,演员的困难便日见增加。中国或古代希腊的伶人决不会把近代的剧本能演到好处,因为他们的舞台经验是极有限的,极死板的,极不自然的;近代戏剧是赤裸裸的表现人生,不假一切假作的事情,如画脸,如台步等等来帮助他们作成伶人,而是用自己的天才与人格来使剧中人物充分表现出来。他们不是由脸谱与台步等作成自己的名誉,而是替创造家来解释来表演真实。他的一切举动都要恰合真实,这不是件容易作到的事。中国戏剧的改良,要打算成功,对于培养这样的演员是极当注意的,这样的演员除了自己的天才外,必须受过很好的教育。

随机推荐
(1)百家奴传
(2)樊逊传
(3)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