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陽人。
父亲长孙俭,北周柱国。
长孙平容貌仪表很漂亮,有才干,读了不少书。
仕北周,开始当卫王的侍读。
那时周武帝为宇文护所逼,与卫王谋划准备杀了他,卫王常让长孙平到周武帝那里传信达意。
到杀了宇文护后,授长孙平开府仪同三司、乐部大夫。
周宣帝即位后,设置东京的官署,让长孙平当小司寇,与小宗伯赵芬分管六府。
高祖登基前,与长孙平感情很好。
当了丞相后,对他更礼遇。
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都发兵造反,高祖很担心淮南。
当时贺若弼镇守寿陽,高祖怕他有二心,派长孙平去代替他。
贺若弼果然不服从,长孙平指挥壮士抓了贺若弼,把他送到京师。
开皇三年(583),长孙平调任度支尚书。
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遭水旱之灾,百姓不能自给,上奏朝廷,让民间每年秋收时每家拿出一石以下的粮食,贫少出,富多出,储存在乡里,以防备荒年,把这叫“义仓”。
因此上书说:“我听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粮食为性命。
劝农重粮,这是先王的令式。
古时候,耕种三年而富余一年粮食,耕作九年而有三年的积蓄。
即使水旱为灾,而人民不挨饿,都是因为劝导有方,积蓄粮食早为防备。
去年干旱,关西饥荒,陛下运关东粮食,设常平之官,打开粮仓,普遍赈济。
陛下的大德鸿恩,可以说到了极点了。
但治国之道,在于作长远打算。
请命各州县的刺史、县令,以劝农耕种、积蓄粮食为要务。”皇上十分赞赏。
从此州里粮食丰裕,人民大多依靠于他。
几年后,长孙平转任工部尚书,很称职。
当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说他诋毁皇上昏愦。
皇上大怒,将杀他。
长孙平劝告说:“河流湖泊接纳污水,所以能成就其水深;山岳收藏病树,所以能成就其山大。
我十分希望陛下弘扬山海的度量,发扬宽容的品德。
民谣说:‘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这话说的虽是小事,可以比喻大事。
邴绍的话,不该告诉陛下。
陛下又要杀他。
我担心百代之后,后人的评说,有损陛下的圣德。”皇上于是赦免了邴绍。
皇上因此敕令群臣,诽谤朝廷的罪过,不要再报告朝廷。
此后突厥的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汁互相进攻,都派使者来请求增援。
皇上派长孙平出使突厥,命令他们和解。
赐长孙平缣采三百匹、良马一匹,而派他去突厥。
长孙平到了突厥,为他们陈述利害,他们于是各自罢兵。
可汗赠送长孙平良马二百匹。
回京后,长孙平把马全部交给皇上,皇上又全部赐给他。
不久,长孙平被谴责,以尚书身份检校汴州事。
一年多后,授为汴州刺史。
其后历任许州、贝州二州刺史,都有仁政。
邺都风俗薄巧,旧称难治,前后的刺史多不称职。
朝廷因长孙平到了哪里,哪里就说他好,让他转任相州刺史,他很有能干的名声。
在州里几年后,碰上正月十五日,百姓大乐,把衣裳画为鍪甲。
皇上发怒,免了他的职。
不久思念长孙平镇守淮南时的事,升他为大将军,授他为太常卿,判吏部尚书事。
仁寿中(601~604)在官任上去世。
谥号叫“康”。
他的儿子长孙师孝,生性狡猾贪财,多次犯法。
皇上因他不争气,派使者向长孙平封国的官员吊孝,不承认他是长孙平的儿子。
长孙师孝后来任渤海郡主簿,适逢大业末世,政教混乱,师孝就大行贪污,一郡人都以之为苦。
他后来被王世充杀害。
随机推荐 (1)修身 (2)六癸日己未时断 (3)第四十七回 因兵败李煜残臣 欺敌劣余兆殁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