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调摄笺  秋卷

秋三月调摄总类

《礼记》:“西方曰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也。”《太元经》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淮南子》曰:“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汉律志》曰:“少阴者,西方也。西者,迁也,阴气迁落,万物 【子由切】 敛,乃成熟也。”当审时节宣,调摄以卫其生。

立秋,金相;秋分,金旺;立冬,金休;冬至,金废;立春,金囚;春分,金死;立夏,金殁;夏至,金胎,言金孕于火土之中也。

臞仙月占主疾

七月,甲子日忌雷,多暴疾;晦日忌风,主多痛。

八月,秋分后忌多霜,主病。

九月,忌行夏令,主多鼽嚏。

秋月气数主属之图

(见图)

肺神图

(见图)

肺脏秋旺论

肺属西方金,为白帝神,形如白虎,象如悬盘,色如缟映红。居五脏之上,对胸,若覆盖然,故为华盖。肺者,勃也,言其气勃郁也。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总计八叶。肺为脾子,为肾母,下有七魄,如婴儿,名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阴秽、辟臭,乃七名也。夜卧及平旦时,叩齿三十六通,呼肺神及七魄名,以安五脏。鼻为之宫,左为庚,右为辛。在气为咳,在液为涕,在形为皮毛也。上通气至脑户,下通气至脾中,是以诸气属肺,故肺为呼吸之根源,为传送之宫殿也。肺之脉出于少商,又为魄门。久卧伤气,肾邪入肺则多涕,肺生于右为喘咳。大肠为肺之腑,大肠与肺合,为传泻行导之腑。鼻为肺之官,肺气通则鼻知香臭。肺合于皮,其荣毛也,皮枯而发落者,肺先死也。肺纳金,金受气于寅,生于己,旺于酉,病于亥,死于午,墓于丑,为秋,日为庚辛,为申酉。其声商,其色白,其味辛,其臭腥,心邪入肺则恶腥也。其性义,其情怒。肺之外应五岳,上通太白之精,于秋之旺日,存太白之气入于肺,以助肺神。肺风者,鼻即塞也;容色枯者,肺干也;鼻痒者,肺有虫也;多恐惧者,魄离于肺也;身体黧黑者,肺气微也;多怒气者,肺盛也;不耐寒者,肺劳也,肺劳则多睡。好食辛辣者,肺不足也;肠鸣者,肺气壅也。肺邪自入者,则好哭,故人之颜色莹白者,则肺无病也。肺有疾,用呬以抽之,无故而呬,不祥也。秋三月金旺主杀,万物枯损,故安其魄而存其形者,当含仁育物,施惠敛容,藏阳分形,万物收杀,雀卧鸡起,斩伐草木,以顺杀气,长肺之刚,则邪气不侵。逆之则五脏乖而百病作矣。

相肺脏病法

肺病热,右颊赤,肺病,色白而毛槁,喘咳气逆,胸背四肢烦痛,或梦美人交合,或见花幡、衣甲、日月、云鹤、贵人相临。肺虚则气短,不能调息;肺燥则喉干;肺风则多汗畏风,咳如气喘,旦善暮甚。病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曰宜酸以收之,用辛以补之,苦以泻之。禁食寒,肺恶寒也.肺有病,不闻香臭,鼻生息肉,或生疮疥,皮肤燥痒,气盛咳逆,唾吐脓血,宜服排风散。

排风散 用治皮肤疮癣疥癞,气满咳嗽,涕唾稠酽。

人参三钱 丹参五分 防风三钱 天雄三钱,炮 秦艽三钱 山茱萸三钱 沙参二钱 虎骨酥炙五钱 山药五钱 天麻六钱 羌活三钱

上为末,食前米饮调服三钱。为丸亦可。

修养肺脏法

当以秋三月朔望旭旦,向西平坐,鸣天鼓七,饮玉泉三, 【注云:饮玉泉者,以舌抵上腭,待其津生满口,嗽而咽之,凡三次也。】 然后瞑目正心,思吸兑宫白气入口,七吞之,闭气七十息。此为调补神气,安息灵魄之要诀也,当勤行之。

六气治肺法

吐纳用呬,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呬之,勿使耳闻。皆先须调气令和,然后呬之。肺病甚,大呬三十遍,细呬三十遍,去肺家劳热,气壅咳嗽,皮肤燥痒,疥癣恶疮,四肢劳烦,鼻塞,胸背疼痛。依法呬之,病去即止,过度则损。呬时用双手擎天为之,以导肺经。

肺脏导引法 【七八九月行之】

可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又当反拳捶背上,左右各三度,去胸臆闭气风毒。为之良久,闭目叩齿而起。

黄帝制护命茯苓丸

黄帝曰:“秋三月治病如何?”岐伯曰:“当服补肾茯苓丸,主治肾虚冷,五脏内伤,头重足浮,皮肤燥痒,腰脊疼痛,心胃咳逆,口干舌躁,痰涎流溢,恶梦遗精,尿血滴沥,小腹偏急,阴囊湿痒,喘逆上壅,转侧不得,心常惊悸,目视茫茫,饮食无味,日渐羸瘦,医不能治,此方奇效。

茯苓一两 防风六钱 白朮一两 细辛三钱 山药一两 泽泻四钱 附子炮,便制,五钱 紫菀五钱 独活五钱 芍药一两 丹参五钱 桂五钱 干姜三钱 牛膝五钱 山茱萸肉,五钱 黄蓍一两 苦参三钱

上为末,蜜丸,如桐子大。先服每七丸,日再服。

秋季摄生消息论

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肺盛则用呬以泄之。立秋以后,稍宜和平将摄。但凡春秋之际,故疾发动之时,切须赡养,量其自性将养。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又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爆并自死牛肉、生鲙、鸡、猪、浊酒、陈臭咸醋、粘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鲊酱之类。若风气冷病、(病去丙改玄)癖之人,亦不宜食。若夏月好吃冷物过多,至秋患赤白痢疾兼疟疾者,宜以童子小便二升,并大腹槟榔五个细剉,同便煎取八合,下生姜汁一合,和收起腊雪水一盅,早朝空心,分为二服,泻出三两行。夏月所食冷物,或膀胱有宿水冷脓,悉为此药祛逐,不能为患。此汤名承气,虽老人亦可服之,不损元气,况秋痢又当其时。此药又理脚气诸气,悉可取效。丈夫泻后两三日,以韭白煮粥,加羊肾同煮,空心服之,殊胜补药。又当清晨睡醒,闭目叩齿二十一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又曰:秋季谓之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气,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千金方》曰:“三秋服黄蓍等丸一二剂,则百病不生。”

《金匮要略》曰:“三秋不可食肺。”

《四时纂要》曰:“立秋后,宜服张仲景八味地黄丸,治男女虚弱百疾,医所不疗者。久服身轻不老。

熟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茯苓二两 牡丹皮二两 泽泻二两 附子童便制炮,一两 肉桂一两 山茱萸四两,汤泡五遍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或盐汤下。稍觉过热,用凉剂一二帖以温之。”

《云笈七签》曰:“秋宜冻足冻脑,卧以头向西,有所利益。”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若觉有疾,便宜服八味地黄丸,大能补理脏腑,御邪。仍忌三白,恐冲药性。”

“秋三月卧时,头要向西,作事利益。”

《本草》曰:“入秋小腹多冷者,用古时砖煮汁热服之。又用热砖熨肚三五度,瘥。”

《书》曰:“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禁早服寒衣。”

“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

《书》曰:“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又曰:“立秋日勿宜沐浴,令人皮肤粗糙,因生白屑。”

又曰:“八月望后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养生书》曰:“秋谷初成,不宜与老人食之,多发宿疾。”

秋三月合用药方

七宝丹

治久患泻痢,疗不瘥者,服之即效。老人反脾泄滑,正宜服此。

附子童便和黄泥炮,五钱 当归一两 干姜五钱 吴茱萸 厚朴姜汁炒 花椒各三钱 舶上硫黄八钱,此物最少,出倭夷海舡上,作灰涂缝者佳。人不多见,俱以市硫有油者用之。舶硫色如蜜黄,中有金红处,如七月石榴皮色,打开俨若水晶,有光,全非松脆,性如石硬者真。

上七味为末,米醋和成两团,以白面和作外衣,裹药在内,如烧饼包糖一般。文武火煅面熟,去面,捣为末,蜜丸,桐子大。诸痢泻,米汤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服。宿食气痛不消,以姜盐汤下。

摄脾丸 

治秋来脏腑虚冷,泄泻不足。

木香 诃子炮去核 厚朴生姜汁炒 五倍子微炒 白朮土炒,各等分

上为末,炊粟米饭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送下。

葳灵仙丸 

治老壮肺气壅滞,涎嗽间作,胃脘痰塞,痞闷不快。

龙脑薄荷一两 皂角一斤,不蛀肥者,用河水浸洗,去黑皮,置砂器中揉擦作稠水,去渣筋熬成膏,多少取用 葳灵仙洗去土,焙用四两

三味共搜为丸,桐子大。每三十丸,临卧生姜汤下。

保救丹 

治秋后发嗽,远年冷嗽,遇秋又发,并劳嗽痰壅。

蛤蚧一个,男取雄腰上一截,女用雌腰下一截 地黄熟烂如饴,一钱 皂角不蛀的,酥炙,去黑皮,用二定 杏仁二钱,童便浸一周时,去皮尖,入蜜炒黄 半夏三钱,水煮内不见白 五味子二钱 丁香三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食前一服五丸,姜汤下。

二仁膏 

治老人膈滞,肺疾痰嗽,又名生姜汤。

杏仁四两,去皮尖 桃仁五钱,去皮 生姜六两,去皮切之 甘草一钱 盐五钱

上以二仁同姜,湿纸裹包研细,入甘草与盐,瓶内收贮,用汤点服。

太上肘玉经八方

风后四扇散

〔坤象〕 坤卦西南 风后四扇散

五灵脂三两,延年益命 仙灵皮三两,强筋骨 松脂二两,去风痫 泽泻二两,强肾 白朮二两,益气力 干姜二两,益气 生地黄五两,补髓血 石菖蒲三两,益心神 肉桂二两,补不足 云母粉三两,长肌肥白

上药十物,如法捣洗一万杵,炼蜜为丸,桐子大。日三四十丸。

〔兑象〕 兑卦正西 夏姬杏金丹

杏子六斗,煮水滚三四沸,放下杏子,以手或棍捶摩,令皮去。大煮半晌,漉起放盆中去核,清汁得若干。取铁锅放糠火上,以羊脂油四斤,擦入釜中,擦之不已,尽此四斤脂为止。下杏釜中熬之,糠火细细不断,三四日药成,如金光五彩色。每服一二匙,服之变老成少,颜色美好,夏姬服之上升。

七月事宜

《孝经纬》曰:“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为立秋。秋者,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律夷则,夷者,伤也;则者,法也,言金气始肃,万物于此凋伤,犹被刑戮之法也。”《晋乐志》:“七月为申,申者,身也,言万物身体皆成就也。时为龙火西颓。”《提要》曰:“七月为兰月。”又曰:“首秋、上秋、兰秋,肇秋。”

“是月也,天道东北行,作事出行宜向东北,吉。不宜用申日,犯月建,作事不吉。”

《白云杂忌》曰:“七日取麻勃一升,并人参半升合蒸,气尽令遍,服一刀圭,令人心地聪明。”

《云笈七签》云:“七日曝皮裘,可以避蛀。”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角蒿置毡褥书籍中,可以避蠹。”《法天生意》云:“又可避蛇。收芙蓉叶可以治肿,干为末,醋调一味敷肿上,可消。”

《常氏日录》曰:“七月上甲日,采枸杞花,八月上酉日治,服之。”又云:“立秋日人未起时,汲井水长幼皆少饮之,却病。”

《法天生意》云:“七日取百合根熟捣,新瓦器盛之,挂于屋内阴干百日,拔白以此掺之,可生黑发。”又云:“是日取蜂窠中蜂蛹子一窠,阴干为末,用蜜调涂,可除面皯。”又云:“七日取萤火十四枚,捻白发自黑。”

《常氏日抄》云:“七月采蒺莉子,阴干捣末,食后服,治眼失明。”

《法天生意》曰:“秋三月戊子、己亥、庚子、辛亥,宜炼丹药,宜入山修道。”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六日,剪指甲烧灰服之,能灭九虫三尸。”

又曰:“十一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二十三日沐,令发不白。二十五日沐,令人寿长。”

《千金月令》曰:“七月暑气将伏,宜食稍凉,以为调摄。法用竹叶一把,栀子二个,切碎,用水熬煎,澄清去渣,用淘粳米磨作泔粉服。”

《神仙饵松实法》:“七月,取松卵中仁,去木皮,捣如膏。每服鸡子大一团,日三服。久服身轻,三百日后可行五百里之远。即各山松卵内小子,过七月即暴出无寻矣。非常食北来大松子也。”

“竹叶粥: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栀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候熟,下盐花点之。进一二杯即愈。”

“立秋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搽疮疡,立愈,名楸叶膏。熬法以叶多方稠。”

又曰:“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捣细,炼蜜为丸,服之令人不老。千叶莲服之,令人羽化。”

又曰:“七日取乌鸡血,和三月三日收起之桃花片,为末,涂面,令人莹白如玉。”

又曰:“取赤小豆,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终岁无病。”

《家塾事亲》曰:“七日取蜘蛛一枚着领中,使人不忘。七日取槐角子熟捣成汁,纳铜钵中晒成膏,捏为鼠屎大,纳肛门内,每日三次,治痔及百疮,大效。”

又曰:“七日取苦瓠白瓤绞汁一合,以醋一升,古钱七个,和匀,以火煎之,令稀稠得所。点入眼眦中,治眼黑暗。”

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收麻叶,捣作炷圆,灸生瘰(病去丙改历)疮上百壮,次烧胡桃松脂研敷即愈。”

《法天生意》曰:“七日采麻花,阴干为末,乌麻油浸,每夜擦上,眉毛脱落者立生。”

“是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拔白,永不再生。”

“七月五日是三会日,宜修迎秋斋。”

《修真指要》:“中元十五日,可修斋谢罪。”

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

“七夕乞巧,使蜘蛛结万字,造明星酒、同心脍。”

《本草》云:“七月七日采慎火花、苗、叶五两,盐三两,同捣绞汁,治热毒,并小儿痘疹不出,在皮肤内者,以此汁手蘸摩之,日再即出。丹疮亦如此法。”

七月事忌

“七月,日时不宜用申,犯月建,百事不利。初八、二十二,忌裁衣交易。”

“初七日勿想恶事。”

《白云忌》曰:“七月勿食莼,上有蠲虫,害人。勿食韭,损目。”

《千金方》曰:“勿食鹿獐,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

孙真人曰:“勿食雁,伤人。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新姜。”

《法天生意》曰:“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月令》云:“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勿多食猪肉,损人神气。”

《杨公忌》曰:“初一日、二十九日不宜问疾。”

“是月初七为道德腊,十五日为中元,二日戒夫妇入房。”

七月修养法

秋七月,审天地之气,以急正气,早起早卧,与鸡俱起,缓逸其形,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卦否,否者,塞也,天地塞,阴阳不交之时也。故君子勿妄动。生气在午,坐卧宜向正南。

孙真人《养生》曰:“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

《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抱头项,宛转回旋俯仰,去胁、肋、胸、背间风气。肺脏诸疾,宜通项脉,左右同正月法。又法:以两手相叉,头上过去,左右伸曳之,十遍。去关节中风气,治肺脏诸疾。

陈希夷孟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见图)

八月事宜

《孝经纬》曰:“处暑后十五日,斗指庚,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后十五日,斗指酉,为秋分,阴生于午,极于亥,故酉其中分也。仲月之节为秋分,秋为阴中,阴阳适中,故昼夜长短亦均焉。律南吕,南者,任也,吕者,助也,言阳气尚有妊,生阴助阳成功也。辰酉,酉者,(纟酉)也,谓时物皆(纟酉)缩也。”《提要》曰:“八月为桂月,为仲商。”

《玄枢》曰:“天道东北行,作事出行俱宜向东北,吉。不宜用酉日,犯月建,不吉。”

《荆楚记》曰:“是月初十日,以朱砂点小儿额上,为之天灸,以厌疾也。”

《纂要》曰:“十九日拔白,永不生。初二、初四、十五、二十五同。”

《云笈七签》云:“是月行路间,勿饮阴地流泉,令人发瘴脚软。”

“社日,人家襁褓儿女俱令早起,恐社翁为祟。与春社同。”

《田家五行》曰:“侵晨用磁器收百草头上露,磨浓墨。头痛者点太阳穴,劳瘵者点膏肓之类,谓之天灸。”

《杂纂》曰:“是月采百合,曝干蒸食之,甚益气力。”

《千金月令》曰:“此月可食韭菜、露葵。”

《齐谐记》曰:“八月初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头露以洗眼,眼明。是日可修逐邪斋。”

《述仙记》曰:“八月一日以绢囊承取柏树下露,如珠子,取拭两目,明爽无疾。”

《云笈七签》曰:“是月八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老不病。二十二日沐浴,令人无非祸。”

《纂要》曰:“是月初三日、初七日宜沐浴,令人聪明。二十五日宜浴,却病。”

《图经》曰:“八月楮实子红熟,甲子日采来,水浸去皮瓤。仙方单服其实,水服二钱,服久乃佳。”

又云:“采柏子,晒干为末,服方寸匙,稍增至多。欲绝谷,恣意取饱,渴则饮水,久服延年。”

《云笈七签》曰:“二十五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八月事忌

《千金方》曰:“勿食萌芽,伤人神胆,喘悸,胁肋气急。勿多食新姜,勿食生蒜,勿食猪肺,及饴和食,令人发疽。勿食雉肉,勿食猪肚,冬成嗽疾。”

《本草》云:“勿食獐肉,动气。勿食芹菜,恐病瘕,发则似颠,小腹胀。勿食生蜜,勿多食生果,勿食鸡子,伤神。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蟹盖中膏内有脑骨,当去勿食,有毒。”

《云笈七签》曰:“起居勿犯贼邪之风。勿多食肥腥,令人霍乱。”

《千金月令》曰:“秋分之日勿杀生,勿用刑,勿处房帷,勿吊丧问疾,勿大醉。君子当斋戒静专以自检。”

“二十九日忌远行,水陆不吉。”

《云笈七签》曰:“是月初八日,勿买布买鞋履附足,大忌。”

《杨公忌》曰:“二十七日不宜问疾。”

八月修养法

仲秋之月,大利平肃,安宁志性,收敛神气,增酸养肝。勿令极饱,勿令壅塞。是月宜祈谢求福。卦观,观者,观也,风在地上,万物兴昌之时也。生气在未,坐卧宜向西南方,吉。

孙真人《摄养论》曰:“是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勿犯邪风,令人生疮,以作疫痢。十八日,乃天人兴福之时,宜斋戒存想吉事。”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五日,金精正旺,宜采铜铁,铸鼎剑。”

《内丹秘要》曰:“观者,四阴之卦也。斗杓是月戌时指酉,以月建酉也。时焉阴佐阳功,以成万物,故物皆缩小,因时而成矣。喻身中阴符过半,降而入于丹田,吾人当固养保元,以筑丹基。”

《灵剑子》导引法

以两手拳脚胫下十余遍,闭气用力为之。此能开胸膊膈气,去胁中气,治肺脏诸疾。行完,叩齿三十六通以应之。

陈希夷仲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见图)

九月事宜

《孝经纬》曰:“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后十五日,斗指戌,为霜降,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故云‘驷见而陨霜’。 【驷,房星也。】 律无射,射者,出也,言阳气上升,万物收藏,无复出也。然随阳而终,当随阴而起,无终已也。辰为戌,戌者,灭也,谓时物皆衰灭也。”《夏小正》曰:“九月纳火。大火,心星也,故九月授衣。”《提要》曰:“九月为霜月、菊月、暮秋、末秋,暮商、季商、眇秋、霜辰、授衣。”

“是月也,天道南行,作事出行俱宜向南,吉。不宜用戌日,犯月建,不吉。”

《风土记》曰:“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鬓,避恶气而御初寒。”

“是月二十日,宜斋戒沐浴,其日鸡鸣时沐浴,令人辟兵。二十一日,取枸杞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二十八日宜沐浴。”

“二十一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

《千金月令》曰:“宜进地黄汤。其法取地黄洗凈,以竹刀切薄晒干。用时,火焙为末,碾细,冲汤服,煎如茶法。”

《四时纂》曰:“取枸杞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病仙方》云:“修长生者,保命莫切于豨签草,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治。方具五月条内。”

《圣惠方》曰:“甘菊花晒干三升,入糯米一斗,蒸熟,菊花搜拌,如常造酒法,多用细面曲,候酒熟,饮一小杯,治头风旋晕等疾。”

《云笈七签》曰:“是月采白朮,蒸曝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延年益寿。”

《食疗本草》曰:“此月后宜食野鸭。多年小热疮不愈,食多即瘥。”

“九日采甘菊、茯苓、松柏脂,丸服,令人不老。”

《纂要》曰:“是月宜合三勒浆,过此月则不佳矣。用诃梨勒、毘梨勒、庵摩勒三味和核,捣如麻豆大。用三两,次用蜜一斗,以新汲水二斗调匀,倾瓮中,即下三勒熟搅,密封三四日后开。又搅之,以干凈布拭去汗,候发定密封,共三十日方成。味甚美,饮之消食下气。”

《西京记》曰:“九日佩茱萸,饵糕,饮菊花酒,令人寿长。”

《本草》曰:“采太乙余粮,久服不饥,轻身,耐寒暑。”

《吕公记》曰:“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

又曰:“九日造迎凉脯、羊肝饼,佩瘿木符。”

《千金方》曰:“是月内于戌地开坎,深二三尺,埋炭五斤,土覆。戌为火之墓地,以禳火灾。炭多可加。”

《真诰》曰:“十六日宜拔白,永不生。”

九月事忌

《千金月令》曰:“是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云笈七签》曰:“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雉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九日勿起动床席,当修延算斋。”

《月忌》曰:“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瓜,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

《云笈七签》曰:“是月十八日忌远行。”

《杨公忌》曰:“二十七日不宜问疾。”

九月修养法

季秋之月,草木零落,众物伏蛰,气清,风暴为朗,无犯朗风,节约生冷,以防疠病。二十八日,阳气未伏,阴气既衰,宜进补养之药以生气。卦剥,剥,落也。阴道将旺,阳道衰弱,当固精敛神。生气在申,坐卧宜向西南。

孙真人曰:“是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灵剑子》导引法

九月十二日已后用,补脾。以两手相叉于头上,与手争力,左右同法行之。治脾脏四肢,去胁下积滞风气,使人能食。”

陈希夷季秋二气导引坐功图势

(见图)

秋时逸事

风起鳜肥

《海录碎事》:“秋风起而鳜鱼肥,秋当饱鳜。”

围棋争胜

《西京记》曰:“汉宫中,八月四日出北户,竹下对局,胜者终年有福,负者多病。”

彩丝续命

八月四日以彩丝就北辰星下,祝求长命。

菊花称寿

《唐书》:“君臣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

思莼鲈

张季鹰为齐王曹掾,见秋风起,思吴中莼羹菰米鲈鱼鲙,叹云:“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百里外以要名爵乎?”乃歌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清鲈鱼肥。”命驾而归。南人作鲙名郎官鲙,因张得名耳。

登南楼

庾亮赏月,登南楼,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夕,老子兴趣不浅。

怀故里

王粲观秋月,怀弟妹故里而伤神。

曝犊鼻裈

七月七日法当晒衣。诸阮所晒皆绨锦,咸乃挑犊鼻裈曝于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晒腹中书

七月七日郝隆曝腹,云:“晒腹中书。”

穿针乞巧

唐天宝中,彩结百丈高楼上,陈花果酒炙,祀牛女,穿针乞巧。

占蛛丝

七夕,妇女陈瓜果祀牛女,次早,以瓜上得蛛网为得巧。

盂兰盆供

七月十五日,目连以百味五果盛盘中,作咒愿以度母。

广陵观涛

枚乘《七发》曰:“八月之望,观涛于广陵之曲江。”

梯云取月

唐太和中,周生有道术,中秋夜与客会,月色方莹,彼云:“我能取月置之怀袂。”因即取箸数百条,绳而驾之,曰:“我梯此取月。”少顷,以手举衣,怀中出月寸许,光色照映,寒入肌骨。

登高避厄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语云:“九月九日汝家有灾,可佩萸登高,饮菊花酒以避,此祸可消。”

佩萸食饵

武帝宫中,九月九日佩萸食饵,饮菊花酒,以期永年。

孟嘉落帽

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温游龙山,有风至,吹嘉帽落,嘉不知顾。

登戏马台

宋武帝在彭城,九月九日登项羽戏马台。齐高祖登商飙馆,谓之九日台。

摘菊盈把

渊明九日无酒,宅边菊摘盈把而坐望,有白衣送酒,大饮而醉。

赐菊延寿

魏文帝赐锺繇秋菊云:“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尚食枣糕

二社重阳,以枣为糕,或加以栗以肉。又《梦华录》曰:“重九,都人以粉面为蒸糕相遗,上插剪彩小旗,糁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银杏、松子之类。”

满城风雨

《溪堂集》云:“潘邠老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今去重阳四日而雨大作,遂以邠老之句续为三绝,其最云: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中元大献

《道经》:“七月望日作玄都大献,花果、旛幢、清饍饮食供诸圣众,欲求饿鬼满足,得还人中。”

登山坐湖

登龙山事见前,颜测作《九日北湖诗》云:“亭席敛徂蕙,澄湖泛初兰。”

月帐风帏

《白纻诗》云:“罗帐含月思心伤。”潘岳赋曰:“劲风戾而推帏。”

霜阶风隙

夏侯诗曰:“阶缟缟以受霜。”谢诗云:“秋首风绕隙。”

服黄佩赤

《太清草木方》云:“九日采黄花与茯苓服之,延年。”《西京记》曰:“佩赤茱萸,令人寿长。”

高子秋时幽赏十二条

西泠桥畔醉红树

西泠在湖之西,桥侧为唐一庵公墓,中有枫数株,秋来霜红雾紫,点缀成林,影醉夕阳,鲜艳夺目。时携小艇,扶尊登桥吟赏,或得一二新句,出携囊红叶笺书之,临风掷水,泛泛随流,不知飘泊何所,幽情耿耿撩人。更于月夜相对,露湿红新,朝烟凝望,明霞艳日,岂直胜于二月花也?西风起处,一叶飞向尊前,意似秋色怜人,令我腾欢豪举,兴薄云霄,翩翩然神爽哉!何红叶之得我邪?所患一朝枯朽,摧为爨桐,使西泠秋色,色即是空,重惜不住色相,终为毕竟空也。谁能为彼破却生死大劫哉?他日因果,我当作伤时命以吊。

宝石山下看塔灯

保俶为省中第一高塔,七级燃灯,周遭百盏,星丸错落,辉煌烛天,极目高空,恍自九霄中下。灯影澄湖,水面又作一种色相,霞须滉荡,摇曳长虹,夜静水寒,焰射蛟窟。更喜风清湖白,光彩俨驾鹊桥,得生羽翰,便想飞步绳河彼岸。忽闻钟磬,半空梵音,声出天上,使我欲念色尘,一时幻破,清凈无碍。

满家巷赏桂花

桂花最盛处,惟两山龙井为多,而地名满家巷者,其林若墉若栉,一村以市花为业,各省取给于此。秋时策蹇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快赏幽深,恍入灵鹫金粟世界。就龙井汲水煮茶,更得僧厨山蔬野蔌作供,对仙友大嚼,令人五内芬馥。归携数枝,作斋头伴寝,心情神逸,虽梦中之我,尚在花境。旧闻仙桂生自月中,果否?若问托根广寒,必凭云梯,天路可折,何为常被平地窃去?疑哉!

三塔基听落雁

秋风雁来,唯水草空阔处择为栖止。湖上三塔基址,草丰沙阔,雁多群呼下集,作解阵息所。携舟夜坐,时听争栖竞啄,影乱湖烟,宿水眠云,声凄夜月,基畔呖呖嘹嘹,秋声满耳,听之黯然。不觉一夜西风,使山头树冷浮红,湖岸露寒生白矣。此听不悦人耳,惟幽赏者能共之。若彼听鸡声而起舞,听鹃声而感变者,是皆世上有心人也,我则无心。

胜果寺月岩望月

胜果寺左,山有石壁削立,中穿一窦,圆若镜然。中秋月满,与隙相射,自窦中望之,光如合璧。秋时当与诗朋酒友赓和清赏,更听万壑江声,满空海色,自得一种世外玩月意味。左为故宋御教场,亲军护卫之所,大内要地,今作荒凉僻境矣。何如镜隙,阴晴常满,万古不亏,区区兴废,尽入此石目中,人世搬弄,窃为冷眼偷笑。

水乐洞雨后听泉

洞在烟霞岭下,岩石虚豁,(山含)岈邃窈,山泉别流,从洞隙滴滴,声韵金石。且泉味清甘,更得雨后泉多,音之清泠,真胜乐奏矣。每到以泉沁吾脾,石漱吾齿,因思苏长公云:“但向空山石壁下,受此有声无用之清流。”又云:“不须写入熏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我辈岂无耳哉?更当不以耳听以心听。

资岩山下看石笋

资岩在灵隐西壁,山下有石状若笋形,圆削卓立,高可百尺,巑岏秀润,凌空插云。更喜四顾山峦,若层花吐萼,皱縠迭浪,巍峨曲折,穿幽透深。林木合抱,皆自岩窦拔起,不土而生。旧传此山韫玉,故腴润若此。但山石间水迹波纹,不知何为有之,亦不知有自何时,岂沧海桑田说也?更爱前后石壁,唐宋游人题名甚多。进此有枫林坞,秋色变幻,种种奇观,窈窕崎岖,不胜腾涉矣。时当把酒鲸吞,倚云长啸,使山谷骇应,增我济胜之力数倍。

北高峰顶观海云

北高峰为湖山第一高处,绝顶环眺,目及数里。左顾澄湖,匣开妆镜,金饼晶莹;右俯江波,绳引银河,玉虬屈曲。前后城郭室庐,郊原村落,渺若片纸画图,鳞次黑白点点耳。雄哉,目中之观哉!时间日晷将西,海云东起。恍见霄雾溟蒙,朝烟霏拂,泄泄萦纡,英英层迭,横截半空,溷合无际,四野晚山,浮浮冥漠矣。即此去地千尺,离俗数里,便觉足蹑天风,着眼处不知家隔何地。矧吾生过客,原无挂碍,何为受彼世缘束缚,不作尘外遐想?

策杖林园访菊

菊为花之隐者,惟隐君子山人家能艺之,故不多见,见亦难于丰美。秋来扶杖,遍访城市林园,山村篱落。更挈茗奴从事,投谒花主,相与对花谈胜,或评花品,或较栽培,或赋诗相酬,介酒相劝,擎怀坐月,烧灯醉花,宾主称欢,不忍执别。暮去朝来,不厌频过,此兴何乐?时乎东篱之下,菊可采也,千古南山,悠悠见之,何高风隐德,举世不见元亮?

乘舟风雨听芦

秋来风雨怜人,独芦中声最凄黯。余自河桥望芦,过处一碧无际,归枕故丘,每怀拍拍。武林唯独山王江泾百脚村多芦。时乎风雨连朝,能独乘舟卧听,秋声远近,瑟瑟离离,芦苇萧森,苍苍蔌蔌,或雁落哑哑,或鹭飞濯濯,风逢逢而雨沥沥,耳洒洒而心于于,寄兴幽深,放怀闲逸。舟中之中谓非第一出尘阿罗汉耶?避嚣炎而甘寥寂者,当如是降伏其心。

保俶塔顶观海日

保俶塔游人罕登其颠,能穷七级,四望神爽。初秋时,夜宿僧房,至五鼓起登绝顶,东望海日将起,紫雾氤氲,金霞漂荡,亘天光彩,状若长横匹练,圆走车轮,或肖虎豹超骧,鸾鹤飞舞,五色鲜艳,过目改观,瞬息幻化,变迁万状。顷焉阳谷吐火,千山影赤,金轮浴海,闪烁荧煌,火镜浮空,朣胧辉映,丹焰炯炯弥天,流光赫赫动地。斯时惟启明在东,晶丸灿烂,众星隐隐,不敢为颜矣。长望移时,令我目乱神骇,陡然狂呼,声振天表。忽听筹报鸣鸡,树喧宿乌,大地云开,露华影白。回顾城市嚣尘,万籁滚滚生动,空中新凉逼人,凛乎不可留也。下塔闭息敛神,迷目尚为云霞眩彩。

六和塔夜玩风潮

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余昔焚修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风色陡寒,海门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屈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坚。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过眼惊心。因忆当年浪游,身共水天飘泊,随潮逐浪,不知几作泛泛中人。此际沉吟,始觉利名误我不浅。遥见浪中数点浮沤,是皆南北去来舟楫。悲夫二字,搬弄人间,千古曾无英雄打破,尽为名利之梦沉酣,风波自不容人唤醒。

随机推荐
(1)论尾声第三十三
(2)第三十一回 查究竟叔嫂露破绽
(3)第二十四回 佳人暗把宁王管 玉郎偷入销金帐